论中国减刑制度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减刑制度的由来 | 第9-14页 |
(一) 现代减刑制度的起源 | 第9-10页 |
(二) 中国减刑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0-14页 |
1. 旧中国的减刑制度 | 第11-12页 |
2. 新中国的减刑制度的发展概述 | 第12-14页 |
二、减刑制度设立的理论基础及价值 | 第14-16页 |
(一) 减刑制度设立的理论基础 | 第14页 |
(二) 减刑制度的价值 | 第14-16页 |
1. 根据再犯可能性无执行全部原判刑罚之必要 | 第15页 |
2. 从刑罚效益角度考虑多余的刑罚是一种浪费 | 第15-16页 |
三、我国现行减刑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一) 减刑制度在立法理念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二) 减刑制度在实体上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三) 减刑制度在程序上的问题 | 第17-18页 |
四、西方国家减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18-19页 |
五、我国减刑制度完善方向 | 第19-25页 |
(一) 完善我国减刑制度的基本理念 | 第19-20页 |
1. 坚持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指导 | 第19-20页 |
2. 坚持改造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的执法理念 | 第20页 |
(二) 完善我国减刑制度的实体条件 | 第20-23页 |
1. 严格减刑基本条件 | 第20-21页 |
2. 延长重刑犯实际执行期限 | 第21-22页 |
3. 严格数罪并罚服刑人减刑条件 | 第22页 |
4. 设立减刑撤销制度 | 第22-23页 |
(三) 完善我国减刑制度的程序 | 第23-25页 |
1. 关于法院审查减刑案件方式的问题 | 第24页 |
2. 关于检察机关的监督权问题 | 第24-25页 |
3. 关于服刑人、被害人参与减刑程序的问题 | 第25页 |
结论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