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羊论文

高寒牧区草食家畜秸秆颗粒补饲料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Summary第5页
第一章 综述第10-15页
    1 玉米秸秆资源利用概述第10-11页
    2 玉米秸秆全混合日粮制粒第11-12页
        2.1 饲料间的组合效应第11-12页
        2.2 玉米秸秆型全混合日粮的制备第12页
    3 反刍动物秸秆颗粒型饲料利用情况第12-14页
        3.1 甘肃高山细毛羊概述第12-13页
        3.2 甘肃高寒牧区环境条件概述第13页
        3.3 秸秆型颗粒饲料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第13-14页
    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甘肃高山细毛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研究第15-2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5页
        1.1 试验动物第15页
        1.2 试验仪器及测定项目第15页
        1.3 数据处理第1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5-19页
        2.1 体重和体尺指标的表型参数第15-16页
        2.2 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16页
        2.3 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通径分析第16-17页
        2.4 体尺指标对体重相关系数的分解第17-18页
        2.5 体尺指标对体重的逐步回归分析第18-19页
    3 讨论第19-20页
        3.1 体重和体尺指标的表型参数第19页
        3.2 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19页
        3.3 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通径分析及其相关系数的分解第19-20页
        3.4 体尺指标对体重的逐步回归分析第20页
    4 小结第20-22页
第三章 秸秆颗粒型饲料冬春补饲甘肃高山细毛羊的研究第22-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第22页
        1.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第22页
        1.3 试验动物第22页
        1.4 饲粮配方第22-24页
        1.5 样品收集与分析第24-26页
            1.5.1 饲粮营养成分测定第24页
            1.5.2 体重和体尺指标测定第24页
            1.5.3 血清指标测定第24-25页
            1.5.4 屠宰指标的测定第25页
            1.5.5 肉质指标的测定第25页
            1.5.6 瘤胃发酵指标的测定第25页
            1.5.7 反刍行为第25-26页
        1.6 数据处理第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6-33页
        2.1 生长性能第26-28页
            2.1.1 ADG第26-27页
            2.1.2 体尺指标第27-28页
        2.2 血液生化指标第28-29页
        2.3 屠宰指标第29页
        2.4 肉质性状第29-30页
        2.5 瘤胃发酵指标第30-31页
        2.6 反刍行为指标第31-33页
            2.6.1 夜间站立及卧倒时间第31页
            2.6.2 采食、反刍及咀嚼行为第31-33页
    3 讨论第33-38页
        3.1 秸秆颗粒饲料冬春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3.1.1 ADG第33-34页
            3.1.2 体尺指标第34页
        3.2 秸秆颗粒饲料冬春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4-35页
        3.3 秸秆颗粒饲料冬春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屠宰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4 秸秆颗粒饲料冬春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肉质性状的影响第36页
        3.5 秸秆颗粒饲料冬春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瘤胃发酵的影响第36-37页
        3.6 秸秆颗粒饲料冬春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采食反刍行为的影响第37-38页
            3.6.1 夜间站立及卧倒时间第37页
            3.6.2 采食、反刍及咀嚼行为第37-38页
    4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总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致谢第47-48页
导师简介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地理课堂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研究
下一篇:中学地理教师说课能力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