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1.2.2 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 1.3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第12-15页 |
|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12页 |
| 1.3.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 2.1 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 2.1.1 竞争力理论 | 第15-17页 |
| 2.1.2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7页 |
| 2.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17-21页 |
| 2.2 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效应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 2.2.2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 第27-35页 |
| 3.1 偏离-份额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27-29页 |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 3.3 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30-32页 |
| 3.4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分析 | 第32-3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效应 | 第35-47页 |
| 4.1 产业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 | 第35-38页 |
| 4.2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8页 |
| 4.3 西部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现状 | 第38-42页 |
| 4.4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 | 第42-4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47-49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 5.2 相关政策启示 | 第47-48页 |
| 5.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