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过程中强化换热技术及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体激振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1. 绪论第14-45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的现实背景第14-15页
     ·课题研究的技术背景第15-16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相关工作的回顾和研究现状第17-37页
     ·LNG 冷能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1-31页
     ·气液两相流体流动不稳定性问题的研究现状第31-3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37-39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2. LNG 冷能利用的热力学理论研究第45-66页
   ·LNG 冷能利用的分析第45-50页
     ·分析法第45-46页
     ·换热过程分析第46-48页
     ·LNG 的计算第48-49页
     ·系统平衡第49-50页
   ·LNG 冷能利用的能级分析第50-55页
   ·LNG 冷能梯级利用方案的优化第55-63页
     ·不同利用方案的分布统计第56-59页
     ·LNG 冷能梯级利用的优化方案第59-63页
   ·LNG 冷能利用过程中的技术关键第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3. 周期性重构边界层强化换热技术研究第66-99页
   ·强化换热技术的机理分析第66-70页
     ·强化换热技术的机理分析第66-68页
     ·边界层对换热效率的影响第68-70页
   ·周期性重构边界层强化换热模型的构建第70-73页
     ·物理模型的提出第70-72页
     ·数学模型的描述第72-73页
   ·数值计算模型及方法第73-79页
     ·标准k? ε模型第74-75页
     ·低Re数k? ε模型第75-76页
     ·有限体积法一阶迎风格式第76-79页
     ·瞬态项的全隐式时间积分方案第79页
   ·瞬态对流换热模型在 FEPG 中的建立第79-87页
     ·偏微分方程的弱解形式第79-81页
     ·瞬态不可压缩流体对流换热控制方程“弱”形式变换第81-84页
     ·瞬态不可压流体对流换热数值模型计算在FEPG 中的实现第84-86页
     ·数值模型的算法及计算流程第86-87页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第87-91页
     ·数值模型的边界设定第87-88页
     ·边界层不受影响的工况下的流场参数第88-90页
     ·边界层重构后的流场参数第90-91页
   ·边界层重构式强化换热技术的试验研究第91-95页
     ·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第92-93页
     ·边界层重构式强化换热模型结论和振动平板的传热特性的比较第9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99页
4.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体激振机理的研究第99-127页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体流动数学模型的建立第99-104页
     ·气液两相流体流动的物理模型第100-101页
     ·圆柱坐标系下二维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第101-102页
     ·两相流模型中流体与壁面以及相间的剪切力计算第102-104页
   ·微小振荡来流条件下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体激振研究第104-110页
     ·气液两相流振荡流体力学控制方程第104-106页
     ·稳定流场定常参数求解第106-109页
     ·振动流场振幅参数求解第109-110页
   ·非微小振荡来流条件下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体激振研究第110-115页
     ·傅里叶级数正变换理论第110-111页
     ·气液两相振荡流体力学方程的局部线性化第111-113页
     ·离散傅里叶反变换第113-115页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体激振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第115-124页
     ·数值模型的各个参数第115页
     ·稳态流场中各参量的分布第115-121页
     ·非稳态流场数值结果分析第121-123页
     ·数值结果的分析结论第123-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7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27-131页
   ·本文研究的结论第127-129页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29-131页
     ·本文存在的不足第129-130页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30-131页
6. 附录第131-144页
   ·开源有限元程序生成软件FEPG第131-134页
   ·边界层重构式强化换热模型流场计算的FEPG 程序第134页
   ·流体激振的振荡流体力学原理第134-137页
   ·参数多项式方法第137-143页
     ·参数多项式方法的基本原理第137-141页
     ·参数多项式方法的特点第141-142页
     ·参数多项式方法的求解过程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个人简历第145-146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载锰氧化物滤料对高锰地下水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希夫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及新型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