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希夫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及新型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36页
   ·DNA 的概述第16-17页
   ·小分子化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背景第17-20页
     ·金属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模式第17-18页
     ·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第18-20页
   ·希夫碱配合物概况及应用现状第20-24页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概述第20页
     ·希夫碱配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第20-24页
   ·电化学DNA 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24-31页
     ·电化学DNA 传感器的设计原理第24-25页
     ·电化学DNA 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第25-29页
     ·电化学DNA 传感器的应用第29-31页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目的第31-32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32-33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33-36页
第二章 2-氨基-5-甲基吡啶缩2-羟基-1-萘醛希夫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第36-56页
 前言第36页
   ·2-氨基-5-甲基吡啶缩2-羟基-1-萘醛希夫碱铜(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36-46页
     ·实验部分第36-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6页
   ·2-氨基-5-甲基吡啶缩2-羟基-1-萘醛希夫碱钴(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化学研究第46-53页
     ·实验部分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3页
   ·总结第53-56页
第三章 氨基酸希夫碱铜配合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第56-74页
 前言第56-57页
   ·L-天冬酰胺缩邻香草醛希夫碱铜(Ⅱ)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57-65页
     ·实验部分第57-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5页
   ·L-谷氨酰胺缩邻香草醛希夫碱铜(Ⅱ)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65-72页
     ·实验部分第65-67页
     ·结果与讨论第67-72页
   ·总结第72-74页
第四章 邻氨基对苯二甲酸希夫碱铜配位聚合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第74-94页
 前言第74页
   ·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2-羟基-1-萘醛希夫碱铜(Ⅱ)配位聚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74-81页
     ·实验部分第74-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81页
   ·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邻香草醛希夫碱铜(Ⅱ)配位聚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81-87页
     ·实验部分第81-83页
     ·结果与讨论第83-87页
   ·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水杨醛希夫碱铜(Ⅱ)配位聚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87-92页
     ·实验部分第87-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92页
   ·总结第92-94页
第五章 基于DNA-Au 生物条码放大技术和多孔金片修饰电极的DNA 传感器的研制第94-106页
 前言第94-95页
   ·实验部分第95-99页
     ·试剂第95-96页
     ·实验仪器第96-97页
     ·NPG 电极的制备第97页
     ·Au 纳米粒子的制备第97-98页
     ·DNA 生物条码的制备第98页
     ·传感器的制备过程第98-99页
     ·电化学测定第99页
   ·结果与讨论第99-104页
     ·DNA/N PG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99-101页
     ·纳米金上修饰巯基DNA 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101页
     ·传感器的灵敏度第101-103页
     ·DNA/NPG 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第103-104页
   ·结论第104-106页
第六章 基于DTT 解离 DNA-Au 生物条码和纳米多孔金电极的电化学DNA 传感器的研究第106-118页
 前言第106-107页
   ·实验部分第107-112页
     ·试剂第107-109页
     ·实验仪器第109页
     ·NPG 电极的制备第109页
     ·Au 纳米粒子的制备第109-110页
     ·纳米金-DNA 生物条码的合成第110页
     ·30 nm Au NPs 上修饰巯基乙酸和 DNA S_3第110页
     ·基于 DTT 释放生物条码的方法放大目标 DNA S_2 信号第110-111页
     ·DNA 在 NPG 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和杂交第111页
     ·电化学测定第111-112页
   ·结果讨论第112-117页
     ·DNA 传感器的构造及检测原理第112-113页
     ·传感器的灵敏度第113-115页
     ·DNA 传感器的选择性第115-117页
   ·结论第117-118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8-120页
   ·全文总结第118-119页
   ·进一步的工作设想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8页
致谢第138-140页
个人简历第140-142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过程中强化换热技术及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体激振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蛋氨酸类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