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0 前言 | 第13-14页 |
1 绪论 | 第14-42页 |
·我国含锰地下水的分布、来源及锰存在形态 | 第14-15页 |
·地下水中锰的危害及处理标准 | 第15-16页 |
·地下水除锰技术综述 | 第16-27页 |
·化学氧化技术 | 第17-20页 |
·接触催化氧化除锰技术 | 第20-21页 |
·生物氧化除锰技术 | 第21-25页 |
·负载滤料的除锰技术 | 第25页 |
·锰氧化物在常用除锰工艺中的产生、作用及形式 | 第25-27页 |
·锰氧化物的种类、性质及应用 | 第27-33页 |
·锰氧化物的种类、结构、形态及性质 | 第27-28页 |
·负载锰氧化物滤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28-30页 |
·锰氧化物及其负载滤料除锰 | 第30-33页 |
·金属氧化物-水界面吸附基础理论 | 第33-39页 |
·吸附类型 | 第33页 |
·金属氧化物吸附过程机理-表面络合模式 | 第33-39页 |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39-42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39页 |
·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2 实验材料、方法及分析 | 第42-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2-44页 |
·实验用水 | 第42页 |
·滤料 | 第42页 |
·试剂 | 第42页 |
·实验用调节溶液 | 第42-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BMOF 除锰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SMOF 除锰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46-48页 |
·水质检测 | 第46页 |
·实验中所用的主要测量分析仪器 | 第46-47页 |
·滤料性质检测 | 第47-48页 |
3 生物除锰工艺启动及滤料成熟期的研究 | 第48-67页 |
·概述 | 第48-49页 |
·实验方案 | 第49-51页 |
·实验用水 | 第49页 |
·实验装置 | 第49-50页 |
·实验方案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61页 |
·接种条件对滤料成熟的影响 | 第51-55页 |
·接种滤层的水头损失 | 第55-56页 |
·滤料种类的影响 | 第56-57页 |
·曝气方式的影响 | 第57-58页 |
·对不接种滤料投加二氧化氯的影响 | 第58-61页 |
·生物锰氧化物形成机理及成熟期探讨 | 第61-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4 生物负载锰氧化物滤层(BMOF)除锰研究 | 第67-86页 |
·概述 | 第67-68页 |
·实验方案 | 第68-69页 |
·BMOF 的灭菌处理 | 第68-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页 |
·BMOF 的滤料性能检测 | 第69-72页 |
·BMOF 滤料的负锰量 | 第69-70页 |
·锰氧化物负载强度的测定 | 第70页 |
·BMOF 滤料的表面性质 | 第70-7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81页 |
·滤速的影响 | 第72-75页 |
·进水锰浓度的影响 | 第75-77页 |
·pH 的影响 | 第77-79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79页 |
·Fe~(2+)的影响实验 | 第79-81页 |
·BMOF 除锰动态模型的研究 | 第81-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5、化学负载锰氧化物滤层(SMOF)除锰研究 | 第86-118页 |
·概述 | 第86-87页 |
·化学法负载锰氧化物滤料(SMOF)的制备及表征 | 第87-92页 |
·SMOF 的制备 | 第87-88页 |
·负载锰氧化物滤料的表征 | 第88-92页 |
·SMOF 的吸附等温线 | 第92-97页 |
·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式 | 第92-94页 |
·SMOF 吸附等温线的建立及分析 | 第94-97页 |
·SMOF 的吸附动力学 | 第97-102页 |
·吸附速度 | 第97-98页 |
·表观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98-99页 |
·SMOF 的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99-102页 |
·SMOF 除锰实验方案 | 第102-104页 |
·实验原水 | 第102页 |
·实验方案 | 第102-104页 |
·SMOF 除锰静态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4-107页 |
·初始锰浓度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pH 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硬度和Fe~(2+)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SMOF 除锰动态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7-113页 |
·滤速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进水锰浓度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二氧化氯对SMOF 的氧化再生 | 第109-111页 |
·SMOF 除锰的动态模型 | 第111-113页 |
·“SMOF 吸附+C10_2 再生”工艺的构建及稳定性 | 第113-116页 |
·工艺的构建 | 第113-114页 |
·工艺运行稳定性实验 | 第114-116页 |
·工艺特点 | 第116页 |
·小结 | 第116-118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118-121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创新性 | 第120页 |
·研究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个人简历 | 第131-132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