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1 父母教养方式 | 第14-17页 |
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第14-15页 |
1.1.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第15页 |
1.1.3 父母教养方式与依恋 | 第15-16页 |
1.1.4 父母教养方式与移情 | 第16-17页 |
1.1.5 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 | 第17页 |
1.2 马基雅维利主义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2.1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提出 | 第17-18页 |
1.2.2 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移情能力 | 第18-19页 |
1.2.3 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依恋 | 第19-20页 |
1.3 依恋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3.1 依恋的提出 | 第20页 |
1.3.2 依恋与移情能力 | 第20-21页 |
1.4 移情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1.4.1 移情的提出 | 第21-22页 |
1.4.2 移情的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3 对象与方法 | 第26-2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26-28页 |
3.2.1 父母教养方式中文版 | 第26-27页 |
3.2.2 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中文版 | 第27页 |
3.2.3 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 | 第27页 |
3.2.4 基本移情量表中文版 | 第27-28页 |
3.2.5 施测过程与质量控制 | 第28页 |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28-29页 |
4 结果 | 第29-41页 |
4.1 各变量总体情况 | 第29-30页 |
4.2 各变量的性别、年级差异检验 | 第30-31页 |
4.3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影响 | 第31-33页 |
4.3.1 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4.3.2 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4.4 依恋与移情的多重中介作用分析 | 第33-41页 |
4.4.1 四变量相关分析 | 第33-35页 |
4.4.2 依恋的简单中介效应分析 | 第35-38页 |
4.4.3 移情的简单中介效应分析 | 第38页 |
4.4.4 依恋与移情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 第38-41页 |
5 讨论 | 第41-46页 |
5.1 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 第41页 |
5.2 依恋与移情的特点 | 第41页 |
5.3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关系 | 第41-42页 |
5.4 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移情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关系探讨 | 第42-46页 |
5.4.1 相关关系 | 第42-43页 |
5.4.2 依恋的中介作用 | 第43-44页 |
5.4.3 移情的中介作用 | 第44页 |
5.4.4 依恋与移情的多重中介作用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7 研究特色与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