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新疆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新疆区内的探索第13-14页
        (四)研究现状述评第14页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的目标第14页
        (二)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三)研究的思路第15页
        (四)研究的方法第15页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困难第15-16页
        (一)研究的创新点第15页
        (二)研究中遇到的困难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及概念的界定第16-19页
    一、社区治理相关理论介绍第16-18页
        (一)市民社会理论第16页
        (二)治理与善治第16页
        (三)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第16-17页
        (四)社区权力理论第17页
        (五)社区社会关系理论第17-18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社区第18页
        (二)社区治理第18页
        (三)多民族社区第18-19页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情况概述第19-25页
    一、新疆城市社区的特点第19页
        (一)社区文化多元性第19页
        (二)生活理念现代性第19页
        (三)工作内容复杂性第19页
    二、新疆城市社区居民构成概况及特点第19-20页
    三、新疆城市社区治理概况第20-21页
    四、乌鲁木齐市社区基本情况第21-23页
        (一)总体分布情况第21-22页
        (二)调查对象社区的基本情况第22-23页
    五、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现状简述第23-25页
第四章 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的具体实践经验第25-34页
    一、长治久安治疆理念在基层的贯彻第25-26页
        (一)意识:稳疆兴疆的最后一公里第25页
        (二)定位与理念:“四化”建设第25-26页
    二、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制第26-27页
        (一)网络化治理体系的形成第26页
        (二)重点区域管委会设置的探讨第26-27页
    三、初步建立社区治理制度第27-28页
        (一)主要制度第27页
        (二)其他制度第27-28页
        (三)“四知、四清、四掌握”制度的探讨第28页
    四、社区组织不断发展第28-30页
        (一)社区居委会第28-29页
        (二)社区社会组织第29-30页
    五、社区治理的总体效果第30-34页
第五章 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43页
    一、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的主要问题第34-40页
        (一)行政化程度较高第34页
        (二)制度体系未能完善和落实第34-35页
        (三)社区组织布局不均、形态简单第35-36页
        (四)社区工作者缺乏专业性第36-37页
        (五)居民参与程度较低第37-40页
    二、制约新疆社区治理的因素分析第40-43页
        (一)自治理念缺失第40页
        (二)基层法治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第40-41页
        (三)体制改革不彻底第41页
        (四)多民族文化思想间的冲突第41-42页
        (五)社会形势仍然较为严峻第42-43页
第六章 完善新疆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第43-50页
    一、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第43-45页
        (一)国外社区治理经验第43-44页
        (二)国内社区治理经验第44-45页
    二、新疆社区治理的完善建议第45-50页
        (一)坚持行政主导型的社区治理模式第45页
        (二)加强多方参与的治理理念第45页
        (三)完善、落实各项制度第45-46页
        (四)理顺权责关系第46页
        (五)鼓励公众参与第46-47页
        (六)培育引导社会组织第47页
        (七)实现社区治理本土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第47-48页
        (八)促进多民族融合第48页
        (九)加强和改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58页
附件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农业创新品牌的可持续设计研究--以“荷塘月色”品牌设计为例
下一篇:12-脂氧化酶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球P-cadherin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