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问题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2-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二、本罪犯罪主体的讨论第14-19页
    (一)本罪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的争议及本人主张第14-16页
    (二)以“国家工作人员”代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设想第16-17页
    (三)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酌情处罚的探讨第17-18页
    (四)单位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第18-19页
三、关于本罪的对象“国家秘密”第19-24页
    (一)国家秘密的概念第19-20页
    (二)国家秘密的特征第20-21页
    (三)国家秘密的分类第21-22页
    (四)国家秘密的解密方式第22-24页
四、对本罪客观行为的探讨第24-26页
    (一)国家秘密泄露的内涵第24-25页
    (二)国家秘密泄露的方式第25-26页
    (三)“泄露”行为是否存在不作为情形第26页
五、对本罪成立条件“情节严重”的理解第26-30页
    (一)司法解释中对“情节严重”的有关规定及评述第27-28页
    (二)笔者对“情节严重”行为的理解第28-30页
六、在故意和过失的情形下,本罪的法定刑是否应当一致第30-32页
    (一)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规定,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规定第30-31页
    (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法定刑重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事由第31-32页
七、关于本罪的未遂犯第32-34页
    (一)情节犯是否存在未遂犯第32-33页
    (二)什么情况下存在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未遂罪第33-34页
八、本罪的罪数形态探讨第34-38页
    (一)本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罪数形态探讨第34-36页
    (二)本罪与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罪数形态探讨第36页
    (三)本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罪数形态探讨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对学生即时口语输出影响之实证研究
下一篇:转Bt-pta基因水稻后代分子检测与抗虫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