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可靠性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结构可靠性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结构随机可靠性理论 | 第13-15页 |
1.2.2 结构模糊可靠性理论 | 第15-16页 |
1.2.3 结构非概率可靠性理论 | 第16-17页 |
1.3 结构混合可靠性研究 | 第17-19页 |
1.4 结构系统可靠性研究 | 第19-20页 |
1.5 结构可靠性灵敏度研究 | 第20-21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第2章 基于降维算法的概率可靠性分析 | 第24-50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结构随机可靠性基本概念 | 第24-29页 |
2.2.1 基本随机变量 | 第25页 |
2.2.2 结构极限状态 | 第25-26页 |
2.2.3 结构失效概率与可靠度 | 第26-29页 |
2.3 基于降维算法的结构随机可靠性分析 | 第29-38页 |
2.3.1 降维算法 | 第29-31页 |
2.3.2 结构功能函数的统计矩 | 第31-33页 |
2.3.3 Gauss-Hermite数值积分 | 第33-35页 |
2.3.4 变量转换 | 第35-36页 |
2.3.5 Edgeworth级数法 | 第36-38页 |
2.4 程序实现 | 第38-39页 |
2.5 基于降维算法的概率可靠性分析应用算例 | 第39-47页 |
2.6 算例分析 | 第4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3章 主客观混合不确定性变量的结构可靠性分析 | 第50-78页 |
3.1 引言 | 第50-52页 |
3.2 主观不确定性变量基本概念 | 第52-56页 |
3.2.1 不确定性的凸集模型的描述 | 第52-53页 |
3.2.2 区间变量 | 第53页 |
3.2.3 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 | 第53-55页 |
3.2.4 λ截集技术 | 第55-56页 |
3.3 主客观混合可靠性分析 | 第56-65页 |
3.3.1 主客观混合可靠性分析的统一模型 | 第56-61页 |
3.3.2 程序实现 | 第61-62页 |
3.3.3 主客观混合可靠性分析的简化模型Ⅰ | 第62-64页 |
3.3.4 主客观混合可靠性分析的简化模型Ⅱ | 第64-65页 |
3.4 数值算例 | 第65-7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混合不确定性变量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78-100页 |
4.1 引言 | 第78-79页 |
4.2 结构系统形式 | 第79-82页 |
4.2.1 串联结构系统 | 第80-81页 |
4.2.2 并联结构系统 | 第81页 |
4.2.3 混联结构系统 | 第81-82页 |
4.3 结构系统可靠性模型 | 第82-86页 |
4.4 混合不确定性变量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 | 第86-91页 |
4.4.1 计算结构系统中各失效模式的失效概率区间 | 第86-87页 |
4.4.2 计算结构系统中各功能函数间的相关系数 | 第87-90页 |
4.4.3 混合概率网络估算技术 | 第90-91页 |
4.5 程序实现 | 第91-93页 |
4.6 数值算例 | 第93-9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混合不确定性变量的结构灵敏度分析 | 第100-128页 |
5.1 引言 | 第100-101页 |
5.2 混合不确定性变量的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 第101-118页 |
5.2.1 混合不确定性变量的灵敏度计算 | 第101-106页 |
5.2.2 功能函数统计矩对基本变量分布参数的偏导数 | 第106-112页 |
5.2.3 功能函数失效概率对区间变量的灵敏度分析 | 第112-118页 |
5.3 数值算例 | 第118-12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28-132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128-129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129-130页 |
6.3 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6-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