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1.2.1 盐、碱胁迫对离子平衡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2 盐胁迫对渗透势的影响 | 第11页 |
1.2.3 盐碱胁迫植物其它方面的影响 | 第11页 |
1.3 植物耐盐碱机制 | 第11-13页 |
1.3.1 离子吸收及区域化 | 第12页 |
1.3.2 相溶性物质的积累 | 第12-13页 |
1.3.3 酶、激素、抗性基因的诱导 | 第13页 |
1.4 耐盐植物选育及栽培措施的改良 | 第13-15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2 高粱萌发期对于盐碱分别胁迫的响应 | 第17-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17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1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6页 |
2.2.1 不同高粱材料萌发期对于盐碱胁迫的响应 | 第18-21页 |
2.2.2 最适筛选浓度的选择 | 第21页 |
2.2.3 盐、碱胁迫对各性状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4 胁迫下不同高粱品种相对性状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22-23页 |
2.2.5 盐碱胁迫各性状影响主成分分析 | 第23-25页 |
2.2.6 高粱品种耐盐碱性的综合分析 | 第25-26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26-28页 |
3. 高粱苗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 第28-3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3.1.2 植物材料培养 | 第28页 |
3.1.3 盐碱条件模拟 | 第28页 |
3.1.4 胁迫处理 | 第28页 |
3.2 生理指标测定 | 第28-29页 |
3.2.1 离子与有机酸测定 | 第28-2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3.3.1 盐碱胁迫对高粱生长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2 高粱幼苗Na+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 第30-31页 |
3.3.3 高粱幼苗K+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 第31页 |
3.3.4 高粱幼苗Ca2+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 第31-32页 |
3.3.5 高粱幼苗K+/Na+对胁迫的响应 | 第32页 |
3.3.6 高粱幼苗Cl-离子对胁迫的响应 | 第32-33页 |
3.3.7 高粱幼苗SO42-对胁迫影响 | 第33-34页 |
3.3.8 高粱幼苗叶片脯氨酸对于胁迫的响应 | 第34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34-36页 |
4 混合盐碱胁迫对高粱光合作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6-4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4.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第36页 |
4.1.2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4.1.3 盐碱条件模拟 | 第36页 |
4.1.4 播种 | 第36-37页 |
4.1.5 指标测定 | 第3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4.2.1 盐碱胁迫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2 盐碱胁迫对蒸腾速率影响 | 第38-39页 |
4.2.3 盐碱胁迫对气孔导度影响 | 第39页 |
4.2.4 盐碱胁迫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第39-40页 |
4.2.5 盐碱胁迫对胞间CO2浓度影响 | 第40-41页 |
4.2.6 盐碱胁迫对高粱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41页 |
4.2.7 盐碱胁迫对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42-44页 |
5 高粱sbDREB2 基因表达 | 第44-48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44-45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5.1.2 材料培养 | 第44页 |
5.1.3 盐碱处理 | 第44页 |
5.1.4 胁迫处理及取样 | 第44页 |
5.1.5 RNA提取 | 第44-45页 |
5.1.6 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 | 第45页 |
5.1.7 RT-PCR分析sbDREB2 基因表达 | 第45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5.2.1 高粱sbDREB2 基因在高粱不同部位表达差异 | 第45-46页 |
5.2.2 高粱sbDREB2 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下基因表达差异 | 第46页 |
5.2.3 高粱sbDREB2 在不同品种间的表达差异 | 第46-47页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47-48页 |
6 全文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表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