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0-15页 |
1.2.1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井下加热器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感应加热原理 | 第16-27页 |
2.1 电磁场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1 电磁场基本方程 | 第16-18页 |
2.1.2 良导电媒质中时谐电磁场衰减特性 | 第18-19页 |
2.1.3 时谐电磁场能量转换分析 | 第19-21页 |
2.1.4 时谐电磁场中良导体吸收功率计算 | 第21-23页 |
2.2 电磁感应加热原理 | 第23-26页 |
2.2.1 电磁感应定律及焦耳效应 | 第23-24页 |
2.2.2 涡流集肤效应及集肤深度 | 第24-25页 |
2.2.3 感应线圈圆环效应 | 第25-26页 |
2.2.4 热传导理论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井下电磁感应加热电磁场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27-44页 |
3.1 加热过程及能量转换 | 第27-28页 |
3.2 圆柱螺旋励磁线圈磁感应强度分析 | 第28-35页 |
3.2.1 密绕圆柱螺旋线圈内部磁感应强度计算 | 第28-30页 |
3.2.2 疏绕圆柱螺旋线圈磁感应强度计算 | 第30-33页 |
3.2.3 疏绕圆柱螺旋线圈磁场径向衰减特性 | 第33-35页 |
3.3 圆柱形发热元件电磁场解析 | 第35-37页 |
3.4 感应加热器发热功率计算 | 第37-39页 |
3.5 井下电磁感应加热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3.5.1 励磁电流频率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2 励磁线圈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40页 |
3.5.3 发热元件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3.5.4 压强对加热的影响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井下电磁感应加热方案及加热器结构设计 | 第44-53页 |
4.1 井下电磁感应加热方案 | 第44-45页 |
4.2 井下加热器技术指标 | 第45-47页 |
4.2.1 加热器尺寸指标 | 第45页 |
4.2.2 加热器功率指标 | 第45-47页 |
4.2.3 蒸汽质量指标 | 第47页 |
4.3 加热器结构设计 | 第47-51页 |
4.3.1 励磁线圈设计 | 第47-48页 |
4.3.2 发热元件结构设计 | 第48-50页 |
4.3.3 保温绝缘隔层设计 | 第50页 |
4.3.4 井下电磁感应加热器结构设计结果 | 第50-51页 |
4.4 感应加热器加热功率扩容增效方案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加热器多物理场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 第53-67页 |
5.1 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 第53页 |
5.2 加热器模型建立与网格剖分 | 第53-55页 |
5.3 加热器多物理场仿真分析 | 第55-57页 |
5.3.1 加热磁场-温度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5.3.2 发热元件涡流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5.4 加热效果及加热功率扩容方案仿真分析 | 第57-60页 |
5.5 加热器实验研究 | 第60-66页 |
5.5.1 实验装置 | 第60-62页 |
5.5.2 电效率实验测试及分析 | 第62-63页 |
5.5.3 蒸汽产生实验测试及分析 | 第63页 |
5.5.4 加热效果实验测试及分析 | 第63-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