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意见领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的问题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微博意见领袖的概念及其意义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微博意见领袖的概念 | 第15-17页 |
一、意见领袖 | 第15页 |
二、微博意见领袖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意见领袖在微博中的重要意义 | 第17-18页 |
一、协商民主作用 | 第17页 |
二、引导舆论走向 | 第17-18页 |
三、促进思想交锋 | 第18页 |
四、助力公益事业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微博意见领袖的构成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微博意见领袖的身份构成 | 第20-23页 |
一、职业构成 | 第20-21页 |
二、教育程度构成 | 第21-22页 |
三、政治背景构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微博意见领袖的目的构成 | 第23-26页 |
一、娱乐目的 | 第23-24页 |
二、评论目的 | 第24页 |
三、商业目的 | 第24页 |
四、政治目的 | 第24-25页 |
五、公益目的 | 第25页 |
六、文化目的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微博意见领袖的言论构成 | 第26-27页 |
一、微博意见领袖对信息的选择 | 第26页 |
二、微博意见领袖对信息的表达 | 第26-27页 |
第四节 案例:@姚晨等微博意见领袖的构成分析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微博意见领袖的特征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关注度更高 | 第31页 |
第二节 多元性更强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影响力更大 | 第32-33页 |
第四节 阶层更固化 | 第33-34页 |
第五节 案例:对@陈坤等微博意见领袖的特征分析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微博意见领袖的培养 | 第36-51页 |
第一节 微博意见领袖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一、领袖知识范围的局限性 | 第36页 |
二、认识深度的局限性 | 第36页 |
三、信息选择的局限性 | 第36-37页 |
四、言语不当的局限性 | 第37页 |
五、谣言识别的局限性 | 第37-38页 |
六、自律意识的局限性 | 第38页 |
七、群体极化的局限性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培养微博意见领袖的必要性 | 第39-41页 |
一、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价值 | 第39页 |
二、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 | 第39-40页 |
三、减轻政府管理微博的阻力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培养微博意见领袖的办法 | 第41-49页 |
一、政府方面 | 第41-45页 |
二、媒体方面 | 第45-47页 |
三、公民方面 | 第47-48页 |
四、意见领袖方面 | 第48-49页 |
第四节 案例:@昆明市长等微博意见领袖的培养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