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及现实启示研究(1949-1956)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9-16页
    (一)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研究思路第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页
    (四)文献综述第10-16页
一、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相关概念及研究价值第16-29页
    (一)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相关概念界定第16-26页
        1.信仰第16-19页
        2.马克思主义信仰第19-23页
        3.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第23-24页
        4.建国初期第24页
        5.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第24-26页
    (二)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研究价值第26-29页
        1.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理论价值第26-27页
        2.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现实价值第27-29页
二、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29-35页
    (一)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第29-32页
        1.对高校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必然要求第29-30页
        2.确立高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第30-31页
        3.培养共和国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第31-32页
    (二)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可能性第32-35页
        1.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的重视第32页
        2.共产党已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相关经验第32-33页
        3.广大高校师生有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愿望和热情第33-35页
三、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举措及成效第35-47页
    (一)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举措第35-44页
        1.建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组织与机制第36-37页
        2.规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教育的课程设置第37-39页
        3.培养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师资队伍第39-41页
        4.拓展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第41-43页
        5.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第43-44页
    (二)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效第44-47页
        1.促进了高校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性第44-45页
        2.调动了高校师生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热情第45-46页
        3.为新中国培养了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优秀人才第46-47页
四、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经验教训与现实启示第47-61页
    (一)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经验第47-50页
        1.充分认识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第47页
        2.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第47-48页
        3.注重中国革命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第48-49页
        4.运用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第49-50页
    (二)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训第50-53页
        1. 存在照搬苏联教育模式的倾向第50-51页
        2. 存在急于求成与“左”倾现象第51-52页
        3. 进行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条件不充分第52-53页
    (三)建国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启示第53-61页
        1.必须全方位重视并支持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第53-54页
        2.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第54-56页
        3.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第56-57页
        4.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创新发展第57-61页
结语: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9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论文获奖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中乡土历史教育与乡土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下一篇:微博意见领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