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黄土塬区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养分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黄土塬区春玉米种植环境现状第12页
        1.2.1 水资源概况及利用情况第12页
        1.2.2 肥料施用概况及利用情况第12页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第12-15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3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旱作春玉米地上部生长发育、产量、水分利用、养分利用的影响第15-26页
    2.1 前言第15-1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2.2.1 试验地概况第16-17页
        2.2.2 试验材料第17页
        2.2.3 试验设计第17页
        2.2.4 作物指标的测定第17-18页
        2.2.5 土壤指标的测定第18页
        2.2.6 相关指标计算及数据处理第18-1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9-23页
        2.3.1 玉米生育期降雨量第19页
        2.3.2 不同栽培模式对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第19页
        2.3.3 不同栽培模式对不同时期茎粗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19-20页
        2.3.4 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20-21页
        2.3.5 不同栽培模式对穗粗、穗长和秃长的影响第21页
        2.3.6 不同栽培模式对ET、WUE的影响第21-22页
        2.3.7 不同栽培模式对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第22-23页
    2.4 讨论第23-26页
        2.4.1 不同栽培模式对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23-24页
        2.4.2 不同栽培模式对WUE、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第24页
        2.4.3 氮、磷、钾三种元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第24-26页
第三章 有机肥和密度对玉米地上部生长、产量、水分和肥料利用的影响第26-32页
    3.1 前言第26页
    3.2 试验方法与指标测定第26-27页
        3.2.1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6-27页
        3.2.2 玉米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7页
        3.2.3 土壤指标的测定第27页
    3.3 数据处理第27页
    3.4 结果分析第27-30页
        3.4.1 种植密度及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27-28页
        3.4.2 种植密度及有机肥对玉米株高、穗位高的影响第28-29页
        3.4.3 种植密度及有机肥对生物量、耗水量及WUE的影响第29-30页
        3.4.4 种植密度及有机肥对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第30页
    3.5 讨论第30-32页
        3.5.1 有机肥和密度变化对地上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30页
        3.5.2 有机肥和密度变化对WUE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第30-31页
        3.5.3 有机肥对土壤水肥环境的影响第31-32页
第四章 结论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40页
致谢第40-41页
作者简介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下一篇:认知水声通信中的频谱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