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黄土塬区春玉米种植环境现状 | 第12页 |
1.2.1 水资源概况及利用情况 | 第12页 |
1.2.2 肥料施用概况及利用情况 | 第12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第12-15页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旱作春玉米地上部生长发育、产量、水分利用、养分利用的影响 | 第15-26页 |
2.1 前言 | 第15-1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2.2.1 试验地概况 | 第16-17页 |
2.2.2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3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2.2.4 作物指标的测定 | 第17-18页 |
2.2.5 土壤指标的测定 | 第18页 |
2.2.6 相关指标计算及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2.3.1 玉米生育期降雨量 | 第19页 |
2.3.2 不同栽培模式对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第19页 |
2.3.3 不同栽培模式对不同时期茎粗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4 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5 不同栽培模式对穗粗、穗长和秃长的影响 | 第21页 |
2.3.6 不同栽培模式对ET、WUE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7 不同栽培模式对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 讨论 | 第23-26页 |
2.4.1 不同栽培模式对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2 不同栽培模式对WUE、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第24页 |
2.4.3 氮、磷、钾三种元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有机肥和密度对玉米地上部生长、产量、水分和肥料利用的影响 | 第26-32页 |
3.1 前言 | 第26页 |
3.2 试验方法与指标测定 | 第26-27页 |
3.2.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6-27页 |
3.2.2 玉米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7页 |
3.2.3 土壤指标的测定 | 第27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27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3.4.1 种植密度及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2 种植密度及有机肥对玉米株高、穗位高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3 种植密度及有机肥对生物量、耗水量及WUE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4 种植密度及有机肥对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第30页 |
3.5 讨论 | 第30-32页 |
3.5.1 有机肥和密度变化对地上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第30页 |
3.5.2 有机肥和密度变化对WUE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3.5.3 有机肥对土壤水肥环境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