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档案行政复议制度的对策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7-8页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一)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2-13页 |
(二)课题研究的难点 | 第13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档案行政复议制度概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档案行政复议制度的缘起 | 第15-17页 |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产生 | 第15-16页 |
二、档案行政复议制度的产生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档案行政复议的内涵 | 第17-22页 |
一、档案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 | 第17-19页 |
二、档案行政复议的原则 | 第19-21页 |
三、档案行政复议的作用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档案行政复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2-23页 |
一、档案行政复议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二、档案行政复议的可行性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档案行政复议制度的问题及分析 | 第24-34页 |
第一节 档案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9页 |
一、档案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窄 | 第24-25页 |
二、档案行政复议机构设置不甚科学 | 第25-26页 |
三、档案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不合理 | 第26-27页 |
四、档案行政复议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第27-28页 |
五、档案行政复议程序运行效率低 | 第28页 |
六、档案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具体操作不规范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档案行政复议制度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一、档案行政复议的性质定位不清楚 | 第29-30页 |
二、档案行政复议机构的依附性 | 第30-31页 |
三、相应配套制度的缺失 | 第31-32页 |
四、档案行政复议功能发挥不充分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档案行政复议制度的对策 | 第34-42页 |
第一节 档案行政复议制度的修正 | 第34-38页 |
一、扩大档案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 第34-35页 |
二、增强档案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 | 第35页 |
三、完善档案行政复议审理方式 | 第35-37页 |
四、健全档案行政复议程序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档案行政复议制度运行及其外部环境的改善 | 第38-41页 |
一、档案行政复议制度的司法化运行 | 第38页 |
二、提高档案行政复议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 第38-39页 |
三、提高档案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化素质 | 第39-40页 |
四、规范档案行政复议活动的操作环节 | 第40-41页 |
五、加强经验交流及难点问题研究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