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案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案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 | 第18-28页 |
2.1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1 中国传统社会的反腐倡廉思想 | 第18-19页 |
2.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腐倡廉的理论 | 第19-21页 |
2.1.3 列宁的反腐倡廉理论 | 第21-23页 |
2.2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23-28页 |
2.2.1 萌芽期 | 第23-25页 |
2.2.2 发展期 | 第25-26页 |
2.2.3 完善期 | 第26-27页 |
2.2.4 瓶颈期 | 第27-28页 |
3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第28-36页 |
3.1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8-33页 |
3.1.1 科学分析腐败滋生的原因 | 第28-29页 |
3.1.2 任人唯贤的干部选拔原则 | 第29页 |
3.1.3 抵制腐败的监管体系建设 | 第29-31页 |
3.1.4 从严管党治隶 | 第31-32页 |
3.1.5 思想政治教育和整党整风 | 第32-33页 |
3.2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特点 | 第33-36页 |
3.2.1 反腐败的深刻性 | 第33页 |
3.2.2 科学的预测性 | 第33-34页 |
3.2.3 自身的模范性 | 第34-35页 |
3.2.4 唯物主义的人民性 | 第35-36页 |
4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36-41页 |
4.1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6-37页 |
4.1.1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先决条件 | 第36页 |
4.1.2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 第36-37页 |
4.2 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完善制度机制 | 第37-38页 |
4.2.1 健全反腐倡廉的监督机制 | 第37-38页 |
4.2.2 完善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 | 第38页 |
4.3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 第38-41页 |
4.3.1 谨记"两个务必",落实"三严三实"要求 | 第38-39页 |
4.3.2 弘扬三大优良作风,保持党群血肉联系 | 第39页 |
4.3.3 坚持群众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