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古思中寻根 前卫中找路--林乐培民族合奏乐创作研究

内容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1-15页
    一、题目来源与意义第11-12页
    二、本题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本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林乐培的音乐创作第15-27页
    第一节 林乐培的主要音乐创作历程第15-21页
        一、早期的音乐创作(1953—1976)第15-17页
        二、中期的音乐创作((1977—1989))第17-19页
        三、后期的音乐创作(1990—今)第19-21页
    第二节 林乐培民乐创作思想第21-27页
        一、主要民乐作第21-25页
        二、民乐创作思想第25-27页
第二章 古思中寻根第27-43页
    第一节 曲式结构中的新因素第28-39页
        一、唐大曲结构的借鉴第28-29页
        二、传统文学对音乐结构的影响第29-37页
        三、音色横向发展的结构作用第37-39页
    第二节 从传统艺术中挖掘创作的新音乐语言第39-43页
        一、戏曲念白转化而来的音乐语言第39-40页
        二、从戏曲“文场”、“武场”的打造而来的音乐语言第40-41页
        三、从古琴、琵琶音乐中寻找新的音乐语言第41-43页
第三章 前卫创作技法第43-77页
    第一节 即兴、偶然的应用第44-51页
        一、即兴因素的记谱第44-46页
        二、声部的偶然结合第46-49页
        三、即兴性与确定性的结合第49-51页
    第二节 前卫调性处理手法第51-63页
        一、无调性第53-55页
        二、双调性第55-57页
        三、多调性第57-61页
        四、移动调性第61-63页
    第三节 和声运用上的前卫技法第63-70页
        一、四、五叠置和声与音块的结合第63-66页
        二、“不协和”和声音响的色彩性第66-67页
        三、和声声部的线条化处理第67-70页
    第四节 节奏与节拍上所体现的前卫因素第70-77页
        一、书写的节奏与感受的节奏第71-72页
        二、不对称的节拍第72-73页
        三、频繁变更的拍子第73-77页
结语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事故树的流域污染事故的特征研究
下一篇:冷压工艺对7050铝合金锻件淬火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