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12页 |
二、收受“坐牢补偿费”引发的法律争议 | 第12-14页 |
(一) 有罪说 | 第12-13页 |
(二) 无罪说 | 第13页 |
(三) 区别对待说 | 第13-14页 |
三、收受“坐牢补偿费”的法理分析 | 第14-21页 |
(一) 我国关于受贿罪的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 | 第14-15页 |
(二) 受贿罪的犯罪构成 | 第15-18页 |
1. 受贿罪的主体 | 第15-16页 |
2. 受贿罪的客体 | 第16-17页 |
3. 受贿罪的主观方面 | 第17页 |
4. 受贿罪客观方面 | 第17-18页 |
(三) 对收受“坐牢补偿费”行为性质的分析 | 第18-21页 |
1.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约定如果坐牢收受“坐牢补偿费”的,构成受贿罪 | 第18-20页 |
2. 行为人收受“坐牢补偿费”不是事前约定的,不构成受贿罪 | 第20-21页 |
四、对两起案件的分析 | 第21-27页 |
(一) 笔者的观点 | 第21-23页 |
(二) 对不同观点的评析 | 第23-27页 |
1. 将收受“坐牢补偿费”视为受贿罪的继续犯不当 | 第23-25页 |
2. 简单以收受“坐牢补偿费”与前一受贿行为有无因果关系确定是否构成受贿罪,会扩大打击面 | 第25-26页 |
3. 收受“坐牢补偿费”并不意味着行为人有受贿的故意 | 第26-27页 |
4. 因收受“坐牢补偿费”具有社会危害性就以受贿罪论处有悖罪刑法定原则 | 第27页 |
五、收受“坐牢补偿费”案件引起的思考 | 第27-32页 |
(一) 我国行贿罪、受贿罪的立法缺陷 | 第27-30页 |
1. 对行贿罪的打击明显不具有力度 | 第28页 |
2. 事后受贿罪罪名的缺失 | 第28-29页 |
3. 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不科学 | 第29-30页 |
(二) 完善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建议 | 第30-32页 |
1. 对行贿罪增设罚金刑 | 第30页 |
2. 增设事后受贿罪 | 第30页 |
3. 取消受贿罪犯罪构成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