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风荷载的非高斯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近地风特性 | 第10-12页 |
| 1.2.1 平均风特性 | 第10页 |
| 1.2.2 脉动风特性 | 第10-11页 |
| 1.2.3 风压特性 | 第11-12页 |
| 1.3 非高斯特性 | 第12-14页 |
| 1.4 非高斯风压极值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2 非高斯过程的极值计算方法 | 第17-35页 |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2.1.1 随机过程 | 第17-19页 |
| 2.1.2 Pearson分布系统 | 第19-21页 |
| 2.2 峰值因子法计算高斯风压极值 | 第21-24页 |
| 2.2.1 界限超越率函数的推导 | 第21-22页 |
| 2.2.2 极值分布及峰值因子取值 | 第22-24页 |
| 2.3 改进峰值因子法 | 第24-27页 |
| 2.4 Sadek-Simiu法 | 第27-31页 |
| 2.5 Gumbel法 | 第31-3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3 基于风压时程仿真技术的非高斯风压极值计算方法 | 第35-59页 |
| 3.1 风压时程功率谱模拟 | 第35-43页 |
| 3.1.1 自回归模型 | 第35-37页 |
| 3.1.2 AR模型系数求解 | 第37-38页 |
| 3.1.3 AR模型阶数的确定 | 第38-41页 |
| 3.1.4 非高斯白噪声通过AR模型 | 第41-43页 |
| 3.2 Johnson变换 | 第43-55页 |
| 3.2.1 Johnson变换过程 | 第43-47页 |
| 3.2.2 统计矩转换精度分析 | 第47-50页 |
| 3.2.3 拟合优度分析 | 第50-55页 |
| 3.3 极值分布拟合 | 第55-57页 |
| 3.3.1 分布参数估计 | 第55页 |
| 3.3.2 样本容量确定 | 第55-5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4 桥梁主梁表面风压非高斯特性分析 | 第59-73页 |
| 4.1 风洞试验概况 | 第59-60页 |
| 4.2 风压信号统计特性 | 第60-61页 |
| 4.3 峰值因子的计算 | 第61-71页 |
| 4.3.1 高斯风压测点 | 第63-66页 |
| 4.3.2 硬响应过程 | 第66-68页 |
| 4.3.3 一般非高斯风压过程测点 | 第68-69页 |
| 4.3.4 高峰度非高斯风压测点 | 第69-71页 |
| 4.4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3页 |
| 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