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短线交易主体范围修改的正当性分析 | 第13-17页 |
一、短线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定 | 第13页 |
二、主体范围修改的原因及影响 | 第13-17页 |
第二章 短线交易制度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一、短线交易与内幕交易的区别 | 第17-18页 |
二、短信交易归入制度 | 第18-22页 |
(一) 归入权的立法背景及制度价值 | 第18-20页 |
(二) 归入权性质的确认及作用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短线交易行为的构成及完善 | 第22-30页 |
一、确定短线交易主体的认定标准 | 第23-25页 |
二、扩大短线交易的客体范围 | 第25-26页 |
三、明晰短线交易的客观要件 | 第26-28页 |
(一) 法定期间的计算 | 第26-27页 |
(二) 反向交易行为 | 第27-28页 |
四、确定短线交易收益的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完善短线交易制度配套机制 | 第30-36页 |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人持股变动申报制度 | 第30-32页 |
二、扩大归入权行使的主体,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 第32-34页 |
三、加强短线交易的处罚力度,发挥政府监管和自律组织管理作用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