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s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本文的结构 | 第12-13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互联网众筹的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互联网众筹的兴起与发展 | 第14-16页 |
一、国外互联网众筹的兴起与发展 | 第14-15页 |
二、国内互联网众筹的兴起与发展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互联网众筹的运作模式、分类及发展前景 | 第16-20页 |
一、互联网众筹的运作模式 | 第16-17页 |
二、互联网众筹的分类 | 第17-18页 |
三、互联网众筹的发展前景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互联网众筹的法律属性 | 第20-23页 |
一、捐赠型众筹模式的法律属性 | 第20页 |
二、实物型众筹模式的法律属性 | 第20-21页 |
三、债权型众筹模式的法律属性 | 第21-22页 |
四、股权型众筹模式的法律属性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互联网众筹的刑事法律风险 | 第23-40页 |
第一节 互联网众筹的刑事法律风险概述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互联网众筹项目发起人的刑事法律风险 | 第24-30页 |
一、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构罪风险 | 第24-27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罪风险 | 第27-29页 |
三、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的构罪风险 | 第29-30页 |
第三节 互联网众筹平台运营方的刑事法律风险 | 第30-36页 |
一、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构罪风险 | 第31-32页 |
二、非法经营罪的构罪风险 | 第32-35页 |
三、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的构罪风险 | 第35-36页 |
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罪风险 | 第36页 |
第四节 互联网众筹资金支持者的刑事法律风险 | 第36-40页 |
第三章 互联网众筹的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 第40-54页 |
第一节 互联网众筹刑事法律风险的成因解析 | 第40-43页 |
一、互联网众筹的超前创新 | 第40-41页 |
二、相关刑事立法的相对滞后 | 第41-42页 |
三、互联网众筹超前创新与相关刑事立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刑事法律应对众筹风险的应有原则及相应调整 | 第43-51页 |
一、我国刑事法律应对众筹风险的应有原则 | 第43-46页 |
二、我国刑事法律应对众筹风险的必要调整 | 第46-51页 |
第三节 互联网众筹参与者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之要义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