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关于福利依赖问题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研究文献综述第11-14页
        1.3.1 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第11-13页
        1.3.2 关于福利依赖的研究第13-14页
        1.3.3 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就业的关系研究第14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14-15页
        1.4.2 创新点第15-16页
2 相关基础理论及概念界定第16-24页
    2.1 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1 贫困陷阱理论第16-17页
        2.1.2 居民生存权第17页
        2.1.3 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第17-18页
        2.1.4 社会正义理论第18-19页
        2.1.5 博弈论理论第19-20页
    2.2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4页
        2.2.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20-21页
        2.2.2 低保福利依赖第21-24页
3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福利依赖问题表现及成因第24-34页
    3.1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状况第24-27页
        3.1.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24-25页
        3.1.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状况分析第25-27页
    3.2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第27-28页
        3.2.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第27页
        3.2.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行情况第27-28页
    3.3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福利依赖问题第28-30页
        3.3.1 低保群体的主动退保意识薄弱第28-29页
        3.3.2 低保群体的消费结构不合理第29页
        3.3.3 低保群体的主动就业的意愿不强第29-30页
    3.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福利依赖问题的成因第30-34页
        3.4.1 外在原因第30-31页
        3.4.2 内部原因第31-34页
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就业的影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第34-40页
    4.1 经济理论分析第34-35页
        4.1.1 边际税率第34页
        4.1.2 替代率第34-35页
    4.2 变量的选择第35-36页
        4.2.1 最低工资标准第35页
        4.2.2 最低救助标准第35页
        4.2.3 低保替代率第35-36页
        4.2.4 人均可支配收入第36页
    4.3 计量分析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4.3.1 模型回归分析第36-38页
    4.4 结论第38-40页
5. 解决福利依赖问题的西方国家改革和经验启示第40-44页
    5.1 负所得税方案第40-41页
    5.2 就业保证制度第41页
    5.3“工作福利”政策第41-44页
6.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就业联动机制建设第44-50页
    6.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框架第44-47页
        6.1.1 政府职责第44-45页
        6.1.2 社会职责第45页
        6.1.3 个人职责第45-46页
        6.1.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就业联动机制的框架第46-47页
    6.2 促进低保人群就业的政策和建议第47-50页
        6.2.1 负所得税方案第48页
        6.2.2 降低边际税率第48页
        6.2.3 个人发展账户的资产建设理念第48-50页
7 结论和展望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中国邮轮始发港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