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论文研究缘起、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1.1.1 缘起 | 第13-15页 |
1.1.2 现实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16-19页 |
1.2.1 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1.2.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1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23-2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3 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第2章 震后重建中轻型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 | 第26-54页 |
2.1 轻型结构按应用性质分类 | 第27-38页 |
2.1.1 临时性建筑结构的选型特点 | 第27-33页 |
2.1.1.1 膜结构 | 第29-30页 |
2.1.1.2 板房轻钢结构 | 第30-31页 |
2.1.1.3 竹结构 | 第31-32页 |
2.1.1.4 纸管结构 | 第32-33页 |
2.1.2 永久性建筑结构的选型特点 | 第33-38页 |
2.1.2.1 轻型木结构 | 第35-36页 |
2.1.2.2 轻钢结构 | 第36-38页 |
2.2 按建造体系分类 | 第38-45页 |
2.2.1 标准化体系 | 第38-42页 |
2.2.2 非标准化体系 | 第42-45页 |
2.3 轻型结构应用于地震区灾后重建的特点 | 第45-53页 |
2.3.1 轻型结构的抗震性 | 第45-48页 |
2.3.2 轻型结构的应急性、耐久性 | 第48页 |
2.3.3 轻型结构的经济性 | 第48-49页 |
2.3.4 轻型结构的可操作性 | 第49-50页 |
2.3.5 轻型结构的适应性、可持续性 | 第50-5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轻型结构在震后建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 第54-104页 |
3.1 运用轻型结构的代表性建筑师 | 第54-64页 |
3.1.1 坂茂 | 第54-56页 |
3.1.2 谢英俊 | 第56-61页 |
3.1.3 朱竞翔 | 第61-64页 |
3.2 轻型结构的选择与优化 | 第64-78页 |
3.2.1 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 第64-67页 |
3.2.1.1 利用地方材料 | 第64-66页 |
3.2.1.2 材料的处理 | 第66-67页 |
3.2.2 结构形式的选择与优化 | 第67-73页 |
3.2.3 构件的优化 | 第73-78页 |
3.2.3.1 构件几何形体优化 | 第73-75页 |
3.2.3.2 节点及连接件设计 | 第75-78页 |
3.3 震区自然条件及地域文化影响下的轻型结构建筑设计 | 第78-87页 |
3.3.1 自然条件影响下的轻型结构建筑设计 | 第78-84页 |
3.3.1.1 生态策略 | 第78-82页 |
3.3.1.2 因地制宜策略 | 第82-84页 |
3.3.2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轻型结构建筑设计 | 第84-87页 |
3.3.2.1 模仿地域建筑的空间及平面布局方式 | 第84-86页 |
3.3.2.2 提取地域建筑元素 | 第86-87页 |
3.4 建造 | 第87-92页 |
3.4.1 设计为建造服务 | 第87-88页 |
3.4.2 高技与低技的结合 | 第88-89页 |
3.4.3 运用模数化思想 | 第89页 |
3.4.4 预制装配技术 | 第89-91页 |
3.4.5 共同参与 | 第91-92页 |
3.5 轻型结构的建筑设计策略分析研究 | 第92-102页 |
3.5.1 形式与功能的设计关系 | 第92-95页 |
3.5.2 轻型化设计 | 第95-98页 |
3.5.3 可持续性设计 | 第98-99页 |
3.5.4 系统化设计 | 第99-100页 |
3.5.5 人性化设计 | 第100-10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4章 轻型结构在地震区灾后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实例——以雅安苗苗纸管幼儿园设计及建造实践为例 | 第104-131页 |
引言 | 第104-105页 |
4.1 设计背景 | 第105-107页 |
4.1.1 背景 | 第105页 |
4.1.2 现实问题及其抉择 | 第105-107页 |
4.2 总体设计 | 第107-112页 |
4.2.1 幼儿园选址及总体布局设计 | 第107-109页 |
4.2.2 幼儿园基础设计 | 第109-110页 |
4.2.3 园舍单体设计 | 第110-112页 |
4.3 纸管结构体系的应用 | 第112-117页 |
4.3.1 结构的选型 | 第112-113页 |
4.3.2 节点及连接件的设计 | 第113-115页 |
4.3.3 结构形式的优化 | 第115-117页 |
4.4 苗苗幼儿园的建造 | 第117-126页 |
4.4.1 主体框架结构的搭建 | 第117-120页 |
4.4.2 非常规材料的运用 | 第120-122页 |
4.4.3 苗苗幼儿园的建造得与失 | 第122-126页 |
4.5 从儿童角度考虑出发的设计理念 | 第126-129页 |
4.5.1 苗苗幼儿园的细部构造设计 | 第126-127页 |
4.5.2 苗苗幼儿园的舒适性设计 | 第127-129页 |
4.6 本章反思与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5章 震后轻型结构建筑设计之展望 | 第131-140页 |
5.1 建筑设计师角色的颠覆 | 第131页 |
5.2 临时性向永久性过渡 | 第131-133页 |
5.3 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 第133-134页 |
5.4 寻求普适性空间 | 第134-135页 |
5.5 关注空间的营造 | 第135-137页 |
5.6 艺术与美学价值的提升 | 第137-13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结语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