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部疾病论文--震颤麻痹综合征论文

基于α-synuclein转基因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内源性神经毒素致病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表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2页
    1.1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第15-23页
        1.1.1 PD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第15页
        1.1.2 PD的病因学第15-19页
        1.1.3 PD的动物模型第19-23页
    1.2 α-synuclein的结构与聚集第23-26页
        1.2.1 α-synuclein的生理功能第24页
        1.2.2 α-synuclein的结构第24-25页
        1.2.3 α-synuclein的聚集过程第25页
        1.2.4 α-synuclein聚集与PD的关系第25-26页
    1.3 儿茶酚四氢异喹啉类神经毒素的代谢与毒性机制第26-29页
        1.3.1 CTIQs的体内合成过程第26-27页
        1.3.2 CTIQs在脑内的分布第27页
        1.3.3 CTIQs的毒性机制第27-28页
        1.3.4 CTIQs对 α-synuclein聚集的影响第28-29页
    1.4 课题研究思路与实验设计第29-3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2-62页
    2.1 常用试剂与仪器第32-35页
        2.1.1 常用试剂与耗材第32-34页
        2.1.2 常用仪器第34-35页
    2.2 rAAV的小量制备与纯化第35-47页
        2.2.1 穿梭质粒的构建第35-37页
        2.2.2 细胞培养第37页
        2.2.3 rAAV包装转染方式研究第37-39页
        2.2.4 rAAV纯化方式的研究第39-42页
        2.2.5 rAAV性质的表征与滴度的测定第42-47页
    2.3 基于rAAV过表达 α-synuclein建立大鼠PD模型的方法第47-52页
        2.3.1 动物饲养第47页
        2.3.2 大鼠脑立体定位手术第47-49页
        2.3.3 阿扑吗啡诱导大鼠转圈实验第49页
        2.3.4 免疫组化实验第49-51页
        2.3.5 免疫荧光实验第51-52页
    2.4 内源性神经毒素NMSal诱导大鼠PD模型实验方法第52-62页
        2.4.1 NMSal的纯化与鉴定第52-54页
        2.4.2 动物的饲养与分组第54-55页
        2.4.3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实验第55页
        2.4.4 TUNEL法检测黑质区细胞凋亡第55-56页
        2.4.5 LC-MS/MS测定鼠脑内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第56-58页
        2.4.6 鼠脑蛋白的分组分提取第58页
        2.4.7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第58-60页
        2.4.8 蛋白酶K消化法检测不溶性颗粒实验第60页
        2.4.9 ELISA法测定脑内MDA与ROS含量第60-61页
        2.4.10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61页
        2.4.11 数据统计第61-62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62-113页
    3.1 rAAV的小量制备与纯化第62-71页
        3.1.1 穿梭质粒的构建第62-63页
        3.1.2 rAAV包装转染方式的选择第63-65页
        3.1.3 rAAV纯化过程中细胞裂解方式的选择第65-66页
        3.1.4 肝素柱纯化rAAV条件的优化结果第66-69页
        3.1.5 rAAV感染细胞的用量与时间进程优化结果第69-70页
        3.1.6 rAAV-α-synuclein感染HEK293细胞的检测结果第70-71页
        3.1.7 小结第71页
    3.2 基于rAAV脑内过表达 α-synuclein建立大鼠PD模型第71-79页
        3.2.1 行为学检测结果第71-73页
        3.2.2 大鼠PD模型脑内 α-synuclein的表达第73-75页
        3.2.3 大鼠PD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第75-77页
        3.2.4 rAAV特异性感染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第77-78页
        3.2.5 小结第78-79页
    3.3 NMSal诱导大鼠PD模型后引发神经毒性的增加第79-95页
        3.3.1 纯化后NMSal经HPLC-MS/MS分析性质的结果第79-80页
        3.3.2 NMSal诱导大鼠PD模型后对其行为学的影响第80-81页
        3.3.3 NMSal诱导大鼠PD模型后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增加第81-84页
        3.3.4 NMSal诱导大鼠PD模型后黑质区细胞凋亡增多第84-87页
        3.3.5 NMSal促进大鼠PD模型纹状体区氧化应激的发生第87-89页
        3.3.6 NMSal诱导大鼠PD模型后降低纹状体区DA含量第89-93页
        3.3.7 NMSal促进大鼠PD模型内源性神经毒素的生成第93-94页
        3.3.8 小结第94-95页
    3.4 NMSal促进大鼠PD模型 α-synuclein聚集并形成类LBs颗粒第95-113页
        3.4.1 NMSal促进大鼠PD模型纹状体区 α-synuclein的表达与聚集第95-101页
        3.4.2 NMSal促进大鼠PD模型 α-synuclein的磷酸化第101-104页
        3.4.3 NMSal促进大鼠PD模型纹状体区 α-synuclein的泛素化第104-107页
        3.4.4 NMSal影响 α-synuclein的降解途径第107-112页
        3.4.5 小结第112-113页
结论第113-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9页
附录第129-13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DTIQ的形成及其在糖尿病与帕金森病之间存在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河街司法:中国基层政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