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缓解城市环境问题 | 第10-11页 |
1.2.2 打造“城市名片”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城市公园设计的生态观与文化观相关研究 | 第14-25页 |
2.1 城市公园相关概述 | 第14-15页 |
2.1.1 城市公园概念 | 第14页 |
2.1.2 城市公园功能 | 第14-15页 |
2.2 城市公园设计生态观相关研究 | 第15-21页 |
2.2.1 生态观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2 城市公园设计生态观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2.2.3 生态设计在城市公园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2.2.4 生态设计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2.3 城市公园设计文化观相关研究 | 第21-25页 |
2.3.1 文化观的概念 | 第21页 |
2.3.2 基于文化观的城市公园设计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2.3.3 城市公园设计塑造地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2.3.4 城市公园设计的文化观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25-34页 |
3.1 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 | 第25-26页 |
3.1.1 案例概况 | 第25页 |
3.1.2 案例分析 | 第25-26页 |
3.1.3 案例借鉴点——水生态恢复设计、文化符号 | 第26页 |
3.2 波特兰雨水花园 | 第26-27页 |
3.2.1 案例概况 | 第26-27页 |
3.2.2 案例分析 | 第27页 |
3.2.3 案例借鉴点——雨水花园 | 第27页 |
3.3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第27-29页 |
3.3.1 案例概况 | 第27-28页 |
3.3.2 案例分析 | 第28-29页 |
3.3.3 案例借鉴点——生态工法技术 | 第29页 |
3.4 北京盈科“1949 世外桃源” | 第29-31页 |
3.4.1 案例概况 | 第29页 |
3.4.2 案例分析 | 第29-30页 |
3.4.3 案例借鉴点——保留与“整新如旧” | 第30-31页 |
3.5 中山岐江公园 | 第31-34页 |
3.5.1 案例概况 | 第31页 |
3.5.2 案例分析 | 第31-32页 |
3.5.3 案例借鉴点——符号转变成景观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生态观与文化观指导下的设计实践——长春市博文湖公园设计 | 第34-67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34-35页 |
4.2 文化背景 | 第35-37页 |
4.2.1 汽车文化 | 第35页 |
4.2.2 电影文化 | 第35-36页 |
4.2.3 森林城 | 第36页 |
4.2.4 雕塑文化 | 第36-37页 |
4.2.5 冰雪文化 | 第37页 |
4.2.6 伪满警示文化 | 第37页 |
4.3 现状分析 | 第37-44页 |
4.3.1 自然条件 | 第38页 |
4.3.2 社会条件 | 第38-42页 |
4.3.3 设计条件 | 第42-43页 |
4.3.4 SWOT分析 | 第43-44页 |
4.4 总体设计 | 第44-49页 |
4.4.1 设计理念与主题 | 第44-45页 |
4.4.2 设计构想 | 第45页 |
4.4.3 设计原则与依据 | 第45-46页 |
4.4.4 总体规划设计 | 第46-49页 |
4.5 景点设计 | 第49-53页 |
4.5.1 记忆广场 | 第49-50页 |
4.5.2 记忆栈桥 | 第50-51页 |
4.5.3 记忆盒子 | 第51-52页 |
4.5.4 电影广场 | 第52页 |
4.5.5 雨水花园 | 第52-53页 |
4.5.6 多功能展示空间 | 第53页 |
4.6 专项设计 | 第53-66页 |
4.6.1 道路设计 | 第53-54页 |
4.6.2 竖向设计 | 第54-55页 |
4.6.3 景观设施小品设计 | 第55-56页 |
4.6.4 铺装设计 | 第56-58页 |
4.6.5 植物景观设计 | 第58-62页 |
4.6.6 水生态设计 | 第62-66页 |
4.6.7 能源与生态利用 | 第66页 |
4.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7-70页 |
5.1 基于生态观与文化观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 | 第67-69页 |
5.1.1 将生态观与文化观作为城市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67-68页 |
5.1.2 将水循环设计作为城市公园设计的生态策略 | 第68页 |
5.1.3 将提取城市符号作为城市公园设计的文化策略 | 第68页 |
5.1.4 尊重植物的生态特性,充分挖掘其文化寓意 | 第68-69页 |
5.2 讨论 | 第69-70页 |
5.2.1 基础场地勘察能否到达最生态的评判 | 第69页 |
5.2.2 文化符号能否唤起城市认知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A 场地现状分析图 | 第73-74页 |
附录B 现状水系分析图 | 第74-75页 |
附录C 现状地形分析图 | 第75-76页 |
附录D 总体设计平面图 | 第76-77页 |
附录E 总鸟瞰效果图 | 第77-78页 |
附录F 总竖向平面图 | 第78-79页 |
附录G 长春博文湖公园植物表 | 第79-89页 |
附录H 总体水生态设计图 | 第89-90页 |
附录J 设计展板 | 第90-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