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权处分买卖合同的效力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处分与无权处分 | 第8-16页 |
(一) 处分概述 | 第8-9页 |
(二) 无权处分的内涵 | 第9-12页 |
(三) 无权处分的外延 | 第12页 |
(四) 无权处分买卖合同的构成要件 | 第12-13页 |
(五) 学界主要观点概述 | 第13-16页 |
二、比较法观察 | 第16-22页 |
(一) 物权行为主义模式 | 第16-17页 |
(二) 债权意思主义模式 | 第17-19页 |
(三) 债权形式主义模式 | 第19-20页 |
(四) 英美法系模式 | 第20页 |
(五) 相关国际公约的概述 | 第20-21页 |
(六) 小结 | 第21-22页 |
三、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概述 | 第22-27页 |
(一) 合同法实施前的规定 | 第22-23页 |
(二) 合同法实施后的规定 | 第23-25页 |
(三) 小结 | 第25-27页 |
四、利益衡量视角下的效力认定 | 第27-34页 |
(一) 无效状态下的利益考量 | 第27-28页 |
(二) 效力待定状态下的利益考量 | 第28-30页 |
(三) 有效状态下的利益考量 | 第30-34页 |
五、当前可采之裁判方法 | 第34-37页 |
(一) “无效认定、有效处理”概述 | 第34-35页 |
(二) “无效认定、有效处理”之检讨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