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监护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老年人监护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老年人监护的历史演进 | 第11-15页 |
一、我国历史上的成年人监护 | 第11-13页 |
二、国外老年人监护的缘起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老年人监护的概念及性质特征 | 第15-17页 |
一、老年人监护的概念和特征 | 第15-16页 |
二、老年人监护的性质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设立老年人监护的必要性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我国老年人监护的社会需求 | 第17-20页 |
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 | 第17-18页 |
二、我国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步弱化 | 第18-19页 |
三、我国已步入未富先老的特殊阶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老年人监护的立法需求 | 第20-24页 |
一、被监护人范围狭窄 | 第21页 |
二、监护种类单一 | 第21-22页 |
三、监护人的选任规则脱离实际 | 第22-23页 |
四、监护人的权责失衡 | 第23页 |
五、监督机构的缺少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人权保护标准国际化的需求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国外关于监护的立法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5-35页 |
第一节 法、德、日的监护制度 | 第25-31页 |
一、法国的司法特殊保护制度 | 第25-27页 |
二、德国的照管制度 | 第27-29页 |
三、日本的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国外监护制度发展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 第31-35页 |
一、法的价值理论的实践 | 第31-32页 |
二、合理制度的引进 | 第32-33页 |
三、取长补短、兼顾本国的法律传统 | 第33页 |
四、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法治理念 | 第33页 |
五、构建协调、统一的监护法律体系 | 第33-34页 |
六、把握宏观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老年人监护立法 | 第35-46页 |
第一节 老年人监护立法的理论基础 | 第35-38页 |
一、传统思维变革的必然 | 第35-36页 |
二、新理念的引入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构建具体规则的立法建议 | 第38-46页 |
一、将身心障碍的老年人纳入监护制度中 | 第39页 |
二、改变监护人的选任方式 | 第39-40页 |
三、机构养老的引入 | 第40-41页 |
四、增强国家公权力的介入 | 第41-42页 |
五、明确监护人的权利义务 | 第42-43页 |
六、增设临时监护人 | 第43-44页 |
七、设定意定监护制度 | 第44-45页 |
八、明确设立监护监督机制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