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依据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耕地集约利用基本概念第9-10页
    1.3 耕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第10-12页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0页
        1.3.2 土地区位理论第10页
        1.3.3 地租理论第10-11页
        1.3.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第11页
        1.3.5 人地协调理论第11-12页
    1.4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12-15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页
    1.5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7页
        1.6.1 研究方法第16页
        1.6.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7 数据来源第17-18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耕地利用现状第18-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21页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第18-19页
        2.1.2 自然条件第19-20页
        2.1.3 社会经济第20-21页
    2.2 农用地利用现状及结构变化第21-23页
        2.2.1 农用地现状第21-22页
        2.2.2 农用地结构变化第22-23页
    2.3 耕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2.3.1 耕地数量第23-24页
        2.3.2 耕地质量第24-25页
        2.3.3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第3章 模型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第26-34页
    3.1 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第26-27页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7-30页
        3.2.1 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第27页
        3.2.2 评价目标第27-28页
        3.2.3 指标选取原则第28页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8-30页
    3.3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第30-32页
    3.4 集约度计算方法第32-34页
第4章 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第34-47页
    4.1 数据标准化第34-36页
    4.2 指标权重确定第36-40页
        4.2.1 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计算第36-37页
        4.2.2 指标层C1-C4相对于压力指数B1的权重计算第37页
        4.2.3 指标层C5-C8相对于状态指数B2的权重计算第37-38页
        4.2.4 指标层C9-C12相对于响应指数B3的权重计算第38-39页
        4.2.5 层次排序第39-40页
    4.3 评价结果第40-42页
    4.4 评价结果分析第42-44页
        4.4.1 压力、状态、响应指数时序变化分析第42-43页
        4.4.2 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动态分析第43-44页
    4.5 提高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建议第44-47页
        4.5.1 提高耕地保护意识,树立集约用地理念第44页
        4.5.2 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第44-45页
        4.5.3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45页
        4.5.4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增加耕地数量第45-46页
        4.5.5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耕地质量第46-47页
结论与讨论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2-53页
附图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距离对中国OFDI企业进入模式的影响:东道国制度特征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我国股指期货新品种的上市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以中证500股指期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