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OPC UA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6LoWPAN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无线现场设备服务化开放互联技术关键技术研究 | 第19-32页 |
2.1 基于OPC UA的底层物联网服务化开放互联架构 | 第19-20页 |
2.2 OPC UA关键技术研究 | 第20-25页 |
2.2.1 OPC UA协议规范 | 第20-21页 |
2.2.2 OPC UA服务器结构 | 第21-24页 |
2.2.3 OPC UA通信栈和报文格式 | 第24-25页 |
2.3 6LoWPAN关键技术研究 | 第25-31页 |
2.3.1 6LoWPAN网络协议栈架构 | 第26页 |
2.3.2 6LoWPAN适配层 | 第26-27页 |
2.3.3 报文的分片和重组 | 第27-28页 |
2.3.4 IPv6头部压缩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面向无线现场设备的OPC UA服务化开放互联方法设计与实现 | 第32-57页 |
3.1 基于OPC UA的无线现场设备服务化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3.2 面向无线现场设备的OPC UA服务器优化设计与实现 | 第33-42页 |
3.2.1 无线现场设备承担的网络角色 | 第33-34页 |
3.2.2 适用于无线现场设备的Nano OPC UA服务器设计 | 第34-39页 |
3.2.3 适用于无线现场设备的Nano OPC UA服务器实现 | 第39-42页 |
3.3 面向无线现场设备的OPC UA网络传输开销优化设计与实现 | 第42-55页 |
3.3.1 消息头部压缩 | 第42-45页 |
3.3.2 消息主体压缩 | 第45-53页 |
3.3.3 消息压缩与解压缩实现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面向无线现场设备的OPC UA休眠代理机制研究与实现 | 第57-70页 |
4.1 无线现场设备休眠代理机制的需求分析 | 第57-58页 |
4.2 OPC UA休眠代理机制设计思路 | 第58-59页 |
4.3 OPC UA休眠代理机制交互设计 | 第59-64页 |
4.3.1 休眠代理交互机制总体设计 | 第59-60页 |
4.3.2 休眠握手交互 | 第60-62页 |
4.3.3 休眠注册交互 | 第62-63页 |
4.3.4 休眠更新交互 | 第63页 |
4.3.5 休眠通知交互 | 第63-64页 |
4.3.6 休眠唤醒通知交互 | 第64页 |
4.4 休眠代理机制的实现 | 第64-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测试与验证 | 第70-97页 |
5.1 开发与测试平台 | 第70-72页 |
5.1.1 测试系统构建 | 第70-71页 |
5.1.2 硬件平台 | 第71-72页 |
5.1.3 软件平台 | 第72页 |
5.2 Nano OPC UA服务器测试 | 第72-86页 |
5.2.1 测试方法与项目 | 第72-73页 |
5.2.2 服务器功能功能测试 | 第73-82页 |
5.2.3 服务器性能测试 | 第82-86页 |
5.3 OPC UA网络传输开销优化测试 | 第86-91页 |
5.3.1 测试方法与项目 | 第86-87页 |
5.3.2 OPC UA报文压缩功能测试 | 第87-90页 |
5.3.3 OPC UA报文压缩性能分析 | 第90-91页 |
5.4 OPC UA休眠代理机制测试 | 第91-96页 |
5.4.1 测试方法与项目 | 第91-92页 |
5.4.2 休眠代理机制功能测试 | 第92-9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97-99页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97-98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