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3-17页 |
一、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概述 | 第17-25页 |
1.1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涵 | 第17页 |
1.2 P2P网络借贷平台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7-20页 |
1.2.1 P2P网络借贷平台与小额贷款公司 | 第17-18页 |
1.2.2 P2P网络借贷平台与余额宝 | 第18-19页 |
1.2.3 P2P网络借贷平台与众筹平台 | 第19-20页 |
1.3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模式 | 第20-22页 |
1.4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不同运作模式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25-31页 |
2.1 无担保的单纯中介模式 | 第25-27页 |
2.1.1 以“拍拍贷”为例的运作模式 | 第25-26页 |
2.1.2 无担保中介模式主要涉及的法律关系 | 第26-27页 |
2.2 债权转让型中介模式 | 第27-28页 |
2.2.1 以“宜信”为例的平台运作模式 | 第27-28页 |
2.2.2 债权转让合同关系 | 第28页 |
2.3 有担保的线上交易模式 | 第28-30页 |
2.3.1 以“陆金所”为例的担保交易模式 | 第28-29页 |
2.3.2 有担保的线上交易模式主要涉及的法律关系 | 第29-30页 |
2.4 O2O(offline to online)模式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法律风险 | 第31-36页 |
3.1 出借人面临的法律风险 | 第31-33页 |
3.1.1 信息不对称,出借人知情权缺乏保障 | 第31-32页 |
3.1.2 出借人的求偿权缺乏有效保证 | 第32-33页 |
3.2 借款人面临的法律风险 | 第33-34页 |
3.3 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法律风险 | 第34-36页 |
3.3.1 中间账户交易风险(资金池风险) | 第34-35页 |
3.3.2 P2P网络借贷平台交易撮合风险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规制及启示 | 第36-40页 |
4.1 美国P2P网络借贷的规制 | 第36-37页 |
4.2 英国P2P网络借贷的规制 | 第37-39页 |
4.3 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规制的启示 | 第39-40页 |
第五章 规范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制度建议 | 第40-46页 |
5.1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规 | 第40-41页 |
5.2 完善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规制建议 | 第41-46页 |
5.2.1 P2P网络借贷平台认缴的注册资本问题 | 第42-43页 |
5.2.2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存管问题 | 第43-44页 |
5.2.3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自融问题 | 第44-45页 |
5.2.4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52-53页 |
附件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