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2-13页 |
1.3.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计算机取证磁盘镜像和虚拟化技术综述 | 第16-28页 |
2.1 计算机取证 | 第16-21页 |
2.1.1 计算机取证概念 | 第16页 |
2.1.2 电子证据固定 | 第16-18页 |
2.1.3 计算机取证技术分类 | 第18-21页 |
2.2 计算机取证磁盘镜像 | 第21-22页 |
2.3 操作系统虚拟化 | 第22-25页 |
2.3.1 虚拟化概念 | 第22-23页 |
2.3.2 虚拟化技术分类 | 第23-24页 |
2.3.3 VMware虚拟化 | 第24页 |
2.3.4 基于VMware的虚拟动态仿真 | 第24-25页 |
2.4 数据加解密和完整性校验 | 第25-27页 |
2.4.1 对称加密 | 第25-26页 |
2.4.2 公钥加密 | 第26页 |
2.4.3 数据完整性校验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E01磁盘镜像动态启动技术研究分析 | 第28-42页 |
3.1 E01镜像文件 | 第28-33页 |
3.1.1 Encase取证分析软件概述 | 第28页 |
3.1.2 EWF专家证人格式简介 | 第28-29页 |
3.1.3 EWF-E01镜像文件格式分析 | 第29-33页 |
3.2 E01镜像文件访问 | 第33-34页 |
3.3 基于虚拟机的动态启动技术 | 第34-41页 |
3.3.1 镜像转换 | 第34-36页 |
3.3.2 主引导记录 | 第36-37页 |
3.3.3 Windows系统防蓝屏技术 | 第37-40页 |
3.3.4 磁盘镜像动态启动过程分析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系统密码绕过技术设计与实现 | 第42-61页 |
4.1 Windows系统密码绕过技术设计与实现 | 第42-50页 |
4.1.1 Windows注册表 | 第42页 |
4.1.2 安全账户管理器 | 第42-43页 |
4.1.3 SAM结构分析 | 第43-45页 |
4.1.4 用户口令加密机制 | 第45-46页 |
4.1.5 绕过Windows系统密码登录认证 | 第46-50页 |
4.2 Linux系统密码绕过技术设计与实现 | 第50-57页 |
4.2.1 GNU/Linux系统简介 | 第50页 |
4.2.2 身份认证鉴别 | 第50-52页 |
4.2.3 绕过Linux系统密码登录认证 | 第52-57页 |
4.3 Mac OS X系统密码绕过技术设计与实现 | 第57-60页 |
4.3.1 Mac OS X系统简介 | 第57-58页 |
4.3.2 Mac OS X用户密码存储原理分析 | 第58页 |
4.3.3 绕过Mac OS X系统密码登录认证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分析 | 第61-68页 |
5.1 系统概述 | 第61-62页 |
5.1.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 第61-62页 |
5.1.2 系统运行环境 | 第62页 |
5.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62-63页 |
5.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63-67页 |
5.3.1 磁盘文件解析模块 | 第63-64页 |
5.3.2 仿真环境设置模块 | 第64-66页 |
5.3.3 系统仿真模块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