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宗教理论与概况论文--宗教理论、宗教思想论文

唯识宗认识论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6页
    一、本论文试图解决的问题第10-12页
    二、本论文相关问题之背景及研究状况第12-14页
    三、本文的主要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唯识宗认识论的本质与特点第16-20页
    第一节 认识论的重要性第16页
    第二节 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第16-17页
    第三节 唯识宗认识论的特点第17-20页
        一、唯识宗认识论的产生第17-18页
        二、唯识宗认识论的基本特点第18-20页
第二章 唯识宗的认识主体和客体第20-26页
    第一节 唯识宗的认识主体第20-22页
        一、广义认识主体——有情众生第20-21页
        二、狭义认识主体——人第21-22页
    第二节 唯识宗的认识客体第22-26页
        一、唯识宗对外境的认识第22-24页
        二、唯识宗对内境的认识第24-26页
第三章 唯识宗认识论的认识过程第26-35页
    第一节 唯识宗的认识层次第26-32页
        一、认识的第一个层次第26-28页
        二、认识的第二个层次第28-30页
        三、认识的第三个层次第30-32页
    第二节 唯识宗认识论的意识流形态第32-35页
        一、唯识宗认识论的阿赖耶识第32-33页
        二、唯识宗认识论对内心世界的认识第33-35页
第四章 唯识宗认识论的体系第35-40页
    第一节 认识四分理论第35-37页
        一、相分第35页
        二、见分第35-36页
        三、自证分第36页
        四、证自证分第36-37页
    第二节 认识层次与四分理论的融合第37-40页
        一、认识第一层次与四分理论第37页
        二、认识第二层次与四分理论第37-38页
        三、认识第三层次与四分理论第38-39页
        四、自证分、证自证分与第八识第39-40页
第五章 唯识宗认识论的现实意义第40-44页
    第一节 对认识能力的影响第40-42页
        一、对个人的影响第40-41页
        二、对社会的影响第41-42页
    第二节 促进科学宗教知识的普及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扬歌》民俗研究
下一篇:“中国梦”的哲学基础及实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