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契约视角的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以XX工科院校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创新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不足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1-1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2.1 超契约激励视角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2.1.1 工作设计研究 | 第12-13页 |
2.1.2 声誉激励研究 | 第13-14页 |
2.1.3 晋升激励研究 | 第14-15页 |
2.1.4 超契约激励视角研究评述 | 第15页 |
2.2 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2.2.1 工科院校教师研究 | 第15-16页 |
2.2.2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 第16-18页 |
2.2.3 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 第18-19页 |
2.2.4 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第3章 工作设计、声誉激励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 第20-33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3.1.1 工作设计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2 声誉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 第21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21-25页 |
3.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3.2.2 变量设计 | 第22-24页 |
3.2.3 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5-29页 |
3.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25-27页 |
3.3.2 相关性分析 | 第27-29页 |
3.4 回归分析 | 第29-33页 |
3.4.1 工作设计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2 声誉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 第30-33页 |
第4章 晋升激励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 第33-43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3-34页 |
4.1.1 晋升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 第33页 |
4.1.2 预期对晋升激励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34-35页 |
4.2.1 变量设计 | 第34页 |
4.2.2 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5-37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37页 |
4.4 回归分析 | 第37-43页 |
4.4.1 晋升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 第37-38页 |
4.4.2 预期对晋升激励效果的影响 | 第38-43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3-46页 |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43-44页 |
5.2 建议 | 第44-46页 |
5.2.1 工作设计视角教师激励机制优化建议 | 第44页 |
5.2.2 声誉激励视角教师激励机制优化建议 | 第44-45页 |
5.2.3 晋升激励视角教师激励机制优化建议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在学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第54-5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