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应用光学论文

微球透镜超分辨成像的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微球尺寸对其超分辨成像性质的影响第15-25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实验装置第15页
    2.3 样品制备第15-17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7-21页
        2.4.1 通过微球透镜直接观察样品第17-19页
        2.4.2 半浸没微球透镜观察样品第19-20页
        2.4.3 结果分析第20-21页
    2.5 软件模拟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2.5.1 Trace Pro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21-23页
        2.5.2 Trace Pro和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对比及分析第23-24页
        2.5.3 仿真结果及实验结果分析第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微球焦点位置对其成像性质的影响第25-34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实验装置及样品制备第25-26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6-30页
        3.3.1 使用三种不同折射率的微球紧贴观察大物体第26-27页
        3.3.2 使用三种不同折射率的微球紧贴观察小物体第27-28页
        3.3.3 使用三种不同折射率的微球垫高观察大物体第28-29页
        3.3.4 使用三种不同折射率的微球垫高观察小物体第29-30页
    3.4 三种微球成像效果比较第30页
    3.5 CST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0-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浸没介质对微球成像的影响第34-42页
    4.1 引言第34页
    4.2 实验装置及样品制备第34-35页
    4.3 实验结果第35-37页
    4.4 分析及其解释第37-40页
        4.4.1 实验结果分析第37-38页
        4.4.2 软件模拟及其分析第38-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5章 总结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桌面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压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蓝宝石光纤黑体腔高温传感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