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参政党在政党协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重点难点 | 第15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相关问题概述 | 第16-22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一)参政党 | 第16-17页 |
(二)政党协商 | 第17-19页 |
二、我国参政党进行政党协商的基础 | 第19-22页 |
(一)深厚的文化基础 | 第19页 |
(二)坚实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三)丰富的实践基础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我国参政党在决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2-27页 |
一、提供决策咨询 | 第22-23页 |
二、奠定决策基础 | 第23-25页 |
三、提高决策水平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参政党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7-35页 |
一、推进国家立法决策工作 | 第27-30页 |
(一)整合社会利益 | 第27-28页 |
(二)推动法制建设 | 第28-29页 |
(三)促进立法民主化 | 第29-30页 |
二、促使国家行政体制改革 | 第30-32页 |
(一)为行政体制改革稳固行动基础 | 第30-31页 |
(二)为行政体制改革营造和谐氛围 | 第31-32页 |
三、推动国家司法机关工作 | 第32-35页 |
(一)实现司法民主 | 第32-33页 |
(二)促进司法公正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参政党在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35-41页 |
一、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 | 第35-37页 |
(一)有利于消除形式主义现象 | 第35-36页 |
(二)有利于消除奢靡之风现象 | 第36页 |
(三)有利于消除享乐主义现象 | 第36-37页 |
(四)有利于消除官僚主义现象 | 第37页 |
二、提高参政党的自身建设 | 第37-38页 |
(一)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责任意识 | 第37-38页 |
(二)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 第38页 |
(三)促使参政党之间的团结合作 | 第38页 |
三、保障党和政府工作的有序运行 | 第38-41页 |
(一)有利于共产党制定正确的政策 | 第38-39页 |
(二)有利于共产党贯彻执行正确的决策 | 第39页 |
(三)有利于共产党总结政策执行后的经验和教训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