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8-13页
    一、课题背景第8页
    二、当前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1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1页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11-12页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2-13页
第一章 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13-38页
    一、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来源第13-27页
        (一)理论来源第13-22页
        (二)实践来源第22-26页
        (三)个人条件第26-27页
    二、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第27-38页
        (一)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的萌芽第27-30页
        (二)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的形成第30-33页
        (三)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的发展第33-38页
第二章 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8-51页
    一、对青年运动的认识第38-42页
        (一)青年运动的主体第38-40页
        (二)青年运动的作用第40-41页
        (三)青年运动的方向第41-42页
    二、开展青年运动的途径和方法第42-51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第42-44页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领导第44-47页
        (三)巩固青年运动的联合战线第47-49页
        (四)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组织第49-51页
第三章 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的历史价值第51-65页
    一、在中共党内邓中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年运动思想第51-56页
        (一)重视青年运动的宣传和思想教育第51-52页
        (二)坚持青年团组织和青年运动的独立性第52-53页
        (三)重视青年运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53-56页
    二、邓中夏青年运动思想的意义第56-65页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青年运动思想第56-58页
        (二)丰富了党的青年运动思想第58-60页
        (三)推动了党的青年运动的开展第60-62页
        (四)为新形势下青年运动提供了历史借鉴第62-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生态困境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参政党在政党协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