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应对低氧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36页
    1.1 鱼类应对低氧胁迫的研究进展第14-21页
        1.1.1 水体低氧的产生原因第14页
        1.1.2 水体低氧对鱼类的影响第14-21页
            1.鱼类低氧反应基因研究概况第14-19页
            2.水体低氧对鱼类生理生化的影响第19页
            3.水体低氧对鱼类行为的影响第19页
            4.鱼类低氧适应策略第19-21页
    1.2 瓦氏黄颡鱼的生物学特征及研究现状第21-26页
        1.2.1 黄颡鱼属鱼类的种类和生态概要第21-23页
        1.2.2 瓦氏黄颡鱼的研究现状第23-26页
    1.3 第二代测序技术简介第26-31页
        1.3.1 转录组(Transcriptome)第26-27页
        1.3.2 小RNA(MicroRNAs)第27-30页
        1.3.3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第30-31页
    1.4 低氧对鱼类氧化应激的影响第31-34页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4-35页
    1.6 研究内容第35页
    1.7 技术路线第35-36页
第2章 低氧胁迫下瓦氏黄颡鱼肝脏mRNA-seq和miRNA-seq联合分析第36-77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6-52页
        2.2.1 实验材料和低氧胁迫处理第36-37页
        2.2.2 RNA提取、转录组测序和miRNA组测序第37-39页
        2.2.3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预处理和Trinity拼接第39-40页
        2.2.4 转录组Gene功能注释第40-41页
        2.2.5 转录组Gene表达水平分析第41-42页
        2.2.6 miRNA组数据分析流程第42-46页
        2.2.7 mRNA的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第46-48页
        2.2.8 miRNA的qRT-PCR第48-52页
    2.3 结果第52-71页
        2.3.1 转录组测序和拼接分析第52-55页
        2.3.2 转录组测序功能注释和分类第55-59页
        2.3.3 差异基因与KEGG pathway富集性分析第59-60页
        2.3.4 miRNA测序质控第60-65页
        2.3.5 差异miRNA第65-67页
        2.3.6 转录组与miRNA组联合分析第67-68页
        2.3.7 qRT-PCR验证第68-71页
    2.4 讨论第71-74页
        2.4.1 代谢第72页
        2.4.2 细胞增殖第72-73页
        2.4.3 信号转导第73-74页
    2.5 小结第74-77页
第3章 低氧胁迫和恢复对瓦氏黄颡鱼氧传感蛋白、呼吸代谢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第77-92页
    3.1 引言第7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77-81页
        3.2.1 实验材料与低氧胁迫处理第77-78页
        3.2.2 组织表达与低氧胁迫和恢复的基因时序表达检测第78-79页
        3.2.3 酶活性检测第79-80页
        3.2.4 血液指标检测第80页
        3.2.5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第80-81页
        3.2.6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81页
    3.3 结果第81-89页
        3.3.1 HIF通路中氧气传感蛋白基因mRNA的组织分布第81-82页
        3.3.2 在低氧及恢复条件下氧传感蛋白mRNA的时间表达模式第82-85页
        3.3.3 低氧胁迫和恢复HIF-1α蛋白的时序表达检测第85-86页
        3.3.4 低氧胁迫和恢复呼吸代谢的相关酶活动的变化第86-88页
        3.3.5 低氧胁迫和恢复血液指标变化第88-89页
    3.4 讨论第89-92页
第4章 低氧胁迫下瓦氏黄颡鱼肝脏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第92-113页
    4.1 引言第9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92-98页
        4.2.1 蛋白质的抽提、定量及质检第92-96页
        4.2.2 iTRAQ定量第96页
        4.2.3 蛋白质鉴定与识别第96-97页
        4.2.4 蛋白质定量和差异蛋白GO、KEGG Pathway富集性分析第97页
        4.2.5 qRT-PCR和Western blot analysis第97-98页
    4.3 结果第98-107页
        4.3.1 蛋白质谱质控第98-101页
        4.3.2 功能注释和分类第101-103页
        4.3.3 iTRAQ quantification和差异蛋白KEGG pathway、GO富集性分析第103-105页
        4.3.4 验证第105-107页
    4.4 讨论第107-113页
        4.4.1 过氧化物酶体第108-109页
        4.4.2 脂类代谢第109-110页
        4.4.3 碳水化合物代谢第110页
        4.4.4 氨基酸代谢第110-113页
第5章 低氧胁迫和恢复对瓦氏黄颡鱼氧化应激损伤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113-131页
    5.1 引言第11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113-115页
        5.2.1 实验材料与低氧胁迫处理第113页
        5.2.2 RNA提取与全长克隆第113-114页
        5.2.3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14页
        5.2.4 SODs组织表达与低氧胁迫和恢复的基因时序表达检测第114-115页
    5.3 结果第115-128页
        5.3.1 SODs基因cDNA全长和氨基酸序列特征第115-117页
        5.3.2 SODs蛋白序列的多重比较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第117-119页
        5.3.3 SODs基因组织表达与低氧胁迫和恢复基因的时序表达检测第119-122页
        5.3.4 低氧胁迫和恢复SODs蛋白的时序表达检测第122页
        5.3.5 低氧胁迫和恢复氧化应激参数CP、LPO、MDA变化第122-125页
        5.3.6 低氧胁迫和恢复SOD、CAT、GPx相对活性的影响第125-127页
        5.3.7 低氧胁迫和恢复GR、GST相对活性的影响第127-128页
    5.4 讨论第128-131页
        5.4.1 瓦氏黄颡鱼的抗氧化应激机制第128-129页
        5.4.2 瓦氏黄颡鱼在低氧胁迫和恢复下的自我适应机制第129-131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131-133页
    1.低氧胁迫下瓦氏黄颡鱼肝脏mRNA-seq和miRNA-seq联合分析(转录水平)第131页
    2.低氧胁迫和恢复对瓦氏黄颡鱼氧传感蛋白、呼吸代谢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第131-132页
    3.低氧胁迫下瓦氏黄颡鱼肝脏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翻译水平)第132页
    4.低氧胁迫和恢复对瓦氏黄颡鱼氧化应激损伤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132-133页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展望第133-134页
    创新之处第133页
    展望第133-134页
附录第134-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61页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目录第161-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斜生栅藻诱导型防御的权衡策略与代价分析及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
下一篇:microRNA在果蝇Toll信号免疫响应中的调控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