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及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概述第10-12页
        1.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历史第10-11页
        1.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受力特点第11页
        1.1.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第11-12页
    1.2 桥梁施工控制的发展概况第12-14页
        1.2.1 国外施工控制的发展概况第12-13页
        1.2.2 国内施工控制的发展概况第13-14页
    1.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及分析第16-32页
    2.1 施工监控的目的第16页
    2.2 施工过程的模拟与结构分析第16-22页
        2.2.1 工程概况第16-18页
        2.2.2 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第18页
        2.2.3 施工阶段划分第18-21页
        2.2.4 结构分析结果第21-22页
    2.3 施工中线形控制第22-28页
        2.3.1 立模标高的确定第22-23页
        2.3.2 标高测点布置及测量内容第23-24页
        2.3.3 线性控制第24-28页
        2.3.4 线形控制结果第28页
    2.4 施工中应力控制第28-31页
        2.4.1 应力测试原理第28-29页
        2.4.2 应力测点布置及测试内容第29页
        2.4.3 应力控制第29-30页
        2.4.4 应力控制结果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参数敏感性分析第32-40页
    3.1 线形控制的影响因素第32-33页
    3.2 线形控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33-37页
        3.2.1 混凝土弹性模量对主梁线形控制的影响第33-34页
        3.2.2 混凝土容重对主梁线形控制的影响第34页
        3.2.3 张拉控制应力对主梁线形控制的影响第34-35页
        3.2.4 摩阻系数与偏差系数对主梁线形控制的影响第35-36页
        3.2.5 徐变系数对主梁线形控制的影响第36-37页
        3.2.6 混凝土加载龄期对主梁线形控制的影响第37页
    3.3 各主要因素对线形控制影响汇总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 合龙段顶推力合理取值研究第40-51页
    4.1 连续刚构桥合龙段顶推力研究的意义第40页
    4.2 顶推力的确定第40-45页
        4.2.1 克服永久作用引起的累计偏位所需顶推力计算第41-43页
        4.2.2 克服合龙温差所需顶推力计算第43-45页
        4.2.3 最终顶推力的确定第45页
    4.3 顶推力对桥梁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第45-50页
        4.3.1 顶推力对桥墩变形及受力的影响第45-47页
        4.3.2 顶推力对主梁挠度及内力的影响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第51-66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第51-54页
        5.2.1 桥梁的动力特性分析理论第51-52页
        5.2.2 求部分特征值的子空间迭代法第52-53页
        5.2.3 振型的正交性第53-54页
    5.3 时程分析方法第54-55页
        5.3.1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运动方程及数值解法第54页
        5.3.2 合理地震动的输入第54-55页
    5.4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第55-61页
    5.5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线性时程反应分析第61-65页
        5.5.1 时程分析所选取的地震波第61页
        5.5.2 时程分析结果第61-65页
    5.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6 基于粘滞阻尼器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减震研究第66-76页
    6.1 粘滞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及力学模型第66-67页
    6.2 基于粘滞阻尼器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减震效果分析第67-71页
    6.3 阻尼器设置对桥台受力性能的影响第71-75页
        6.3.1 桥台抗震验算指标第71页
        6.3.2 桥台地震作用计算第71-72页
        6.3.3 桥台抗震性能验算第72-75页
    6.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7.1 本文结论第76-77页
    7.2 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物候期、生产力和碳收支的影响
下一篇:茶树倍半萜类物质代谢及其对虫害胁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