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交谊舞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交谊舞课堂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1-21页
    (一)研究缘起第11-13页
        1 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第11页
        2 翻转课堂风靡全球的必要性第11-12页
        3 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第12页
        4 研究该课题的必要性第12-13页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三)文献综述第14-16页
        1 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2 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第16-19页
        1 研究方法第16-19页
        2 研究路线第19页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9-21页
        1 研究创新第19-20页
        2 研究不足第20-21页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支撑第21-27页
    (一)相关概念第21-24页
        1 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第21-22页
        2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劣分析第22-23页
        3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第23-24页
    (二)理论支撑第24-27页
        1 掌握学习理论第24-25页
        2 学习金字塔理论第25-26页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6页
        4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第26-27页
三、交谊舞选修课程教学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第27-31页
    (一)问卷调查方法第27页
    (二)问卷调查说明第27页
    (三)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27-30页
        1 交谊舞教师的基本信息调查与分析第27-28页
        2 交谊舞教师教学设计着重出发点的调查与分析第28页
        3 交谊舞课堂上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的调查与分析第28-29页
        4 交谊舞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第29-30页
    (四)交谊舞教学设计的主要问题分析第30-31页
        1 教学课堂以教为中心第30页
        2 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比例小第30页
        3 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第30-31页
四、交谊舞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第31-43页
    (一)设计原理第31页
    (二)交谊舞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流程论述第31-37页
        1 课前知识获取环节的设计第32-35页
        2 课上知识内化环节的设计第35-37页
        3 课后环节的设计第37页
    (三)交谊舞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第37-38页
        1 “一个中心”原则第37页
        2 “两个基本点”原则第37-38页
    (四)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下的交谊舞教学设计案例第38-43页
五、比较分析第43-49页
    (一)教学流程中的行动对比第43-44页
    (二)教学理念的比较第44-45页
    (三)教学内容的比较第45页
    (四)教学方式的比较第45页
    (五)教学效果的比较第45-49页
        1 理论知识测评的调查第45-46页
        2 技术水平高低的调查第46-48页
        3 学生对交谊舞翻转课堂态度的调查第48页
        4 实验结果总结第48-49页
六、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一)研究总结第49-50页
    (二)研究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氧化碳加氢制烃的铁基催化剂制备研究
下一篇:金催化剂的活性炭表面基团、活性相与催化乙炔氢氯化性能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