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零价铝/锌降解水中阿特拉津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阿特拉津概述第11-15页
        1.1.1 阿特拉津的基本理化性质第11-12页
        1.1.2 阿特拉津的应用范围及污染状况第12-14页
        1.1.3 阿特拉津的环境危害第14-15页
    1.2 阿特拉津的处理技术第15-19页
        1.2.1 生物降解第16页
        1.2.2 光催化降解第16-17页
        1.2.3 超声化学降解第17页
        1.2.4 γ-辐射降解第17页
        1.2.5 Fenton和电Fenton降解第17-18页
        1.2.6 臭氧降解第18-19页
    1.3 零价金属降解污染物研究进展第19-23页
        1.3.1 零价铁降解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2 零价铝降解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3.3 零价锌降解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特色和主要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零价铝氧化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第24-42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8页
        2.2.1 实验试剂第25页
        2.2.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3 溶液配制第26页
        2.2.4 阿特拉津降解实验第26-27页
        2.2.5 阿特拉津检测方法第27页
        2.2.6 中间产物检测方法第27页
        2.2.7 活性氧物种捕获实验第27-28页
        2.2.8 双氧水及羟基自由基的测定第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41页
        2.3.1 氧气对ZVAl/H~+/O_2体系降解阿特拉津的影响第28-29页
        2.3.2 铝粉浓度对ZVAl/H~+/O_2体系降解阿特拉津效果的影响第29-30页
        2.3.3 pH值对ZVAl/H~+/O_2体系降解阿特拉津效果的影响第30-31页
        2.3.4 温度对ZVAl/H~+/O_2体系降解阿特拉津效果的影响第31页
        2.3.5 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对ZVAl/H~+/O_2体系降解阿特拉津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2.3.6 水体中常见阴阳离子对ZVAl/H~+/O_2体系降解阿特拉津效果的影响第32-33页
        2.3.7 ZVAl/H~+/O_2体系反应过程中Al~(3+)溶出的测定第33页
        2.3.8 ZVAl/H~+/O_2与ZVl/H~+/O_2体系降解阿特拉津的对比第33-37页
        2.3.9 ZVAl/H~+/O_2降解阿特拉津中间产物检测及降解途径分析第37-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零价锌还原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第42-59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3.2.1 实验试剂第43-44页
        3.2.2 实验仪器第44页
        3.2.3 溶液配制第44页
        3.2.4 阿特拉津降解实验第44-45页
        3.2.5 阿特拉津检测方法第45页
        3.2.6 中间产物检测方法第45页
        3.2.7 活性氧物种捕获实验第45-46页
        3.2.8 零价锌粉的产氢实验第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7页
        3.3.1 锌粉浓度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3.3.2 溶液pH值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7页
        3.3.3 温度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3.3.4 污染物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8页
        3.3.5 阴阳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8-49页
        3.3.6 溶液中溶解氧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3.3.7 溶液中Zn~(2+)的溶出第50页
        3.3.8 锌粉反应前后的SEM及XRD表征第50-51页
        3.3.9 锌粉降解阿特拉津的机理探究第51-54页
        3.3.10 阿特拉津降解中间产物检测及降解途径分析第54-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总结及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型蒸汽发生器水位的H_∞跟踪控制
下一篇:在线风险监测系统中始发事件频率估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