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固氮施氏假单胞菌环二鸟苷酸(c-di-GMP)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28页
    1.1 前言第14-15页
    1.2 c-di-GMP在微生物中的代谢第15-19页
        1.2.1 c-di-GMP的合成第16-18页
        1.2.2 c-di-GMP在微生物中的降解第18-19页
        1.2.3 同时含有GGDEF和EAL结构域的蛋白质第19页
    1.3 胞内c-di-GMP的调控第19-20页
        1.3.1 GGDEF和EAL连接的相互作用调节第19-20页
        1.3.2 酶的细胞定位来调节c-di-GMP第20页
        1.3.3 dgc和pde基因表达调控第20页
    1.4 c-di-GMP在微生物中的作用机制第20-25页
        1.4.1 c-di-GMP的生物学功能第21-22页
        1.4.2 细菌c-di-GMP调控效应器第22-24页
        1.4.3 核糖体开关第24-25页
        1.4.4 其他种类的c-di-GMP受体第25页
    1.5 立题依据和技术路线第25-28页
        1.5.1 立题依据第25-27页
        1.5.2 技术路线第27-28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8-43页
    2.1 实验材料第28-31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28页
        2.1.2 培养基第28-29页
        2.1.3 抗生素第29页
        2.1.4 酶类、生化试剂和试剂盒第29-30页
        2.1.5 主要仪器第30-31页
    2.2 方法第31-41页
        2.2.1 细菌基因组DNA、质粒DNA的提取方法第31页
        2.2.2 细菌总RNA提取方法第31页
        2.2.3 基因的PCR扩增第31-32页
        2.2.4 PCR产物纯化第32页
        2.2.5 PCR产物与载体连接用于测序第32-33页
        2.2.6 酶切及连接反应第33-34页
        2.2.7 三亲结合第34-35页
        2.2.8 生长曲线测定第35页
        2.2.9 c-di-GMP测定第35-37页
        2.2.10 生物膜实验第37页
        2.2.11 固氮酶活的测定第37-38页
        2.2.12 RNA的提取第38-39页
        2.2.13 RNA反转成cDNA第39页
        2.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9-40页
        2.2.15 趋化实验第40页
        2.2.16 鞭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第40-41页
        2.2.17 外源c-di-GMP添加实验第41页
    2.3 数据库第41-42页
    2.4 应用软件第42-43页
3 结果分析第43-61页
    3.1 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1501基因组分析第43页
    3.2 SadC蛋白结构和序列分析第43-45页
        3.2.1 P. stutzeri A1501中SadC蛋白的结构分析第43-44页
        3.2.2 P. stutzeri A1501 SadC同源蛋白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第44-45页
    3.3 BifA蛋白结构和序列分析第45-47页
        3.3.1 P. stutzeri A1501中BifA蛋白的结构分析第45-46页
        3.3.2 P.stutzeri A1501 BifA同源蛋白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第46-47页
    3.4 添加外源c-di-GMP对A1501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第47页
    3.5 sadC突变株和sad C过表达株的表型鉴定第47-54页
        3.5.1 重组载体的构建第47-49页
        3.5.2 sadC功能缺失突变株和sad C过表达株的构建第49-50页
        3.5.3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50-51页
        3.5.4 c-di-GMP含量的测定第51页
        3.5.5 生物膜测定第51-52页
        3.5.6 趋化能力的测定第52-53页
        3.5.7 鞭毛透射电镜实验第53页
        3.5.8 sadC突变对固氮酶活的影响第53-54页
    3.6 bifA突变株和bifA功能回补株的表型鉴定第54-61页
        3.6.1 重组载体的构建第54-55页
        3.6.2 bifA功能缺失突变株和bifA功能回补株的构建第55-57页
        3.6.3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57页
        3.6.4 c-di-GMP含量的测定第57-58页
        3.6.5 生物膜测定第58-59页
        3.6.6 趋化能力的测定第59页
        3.6.7 透射电镜实验第59-60页
        3.6.8 bifA突变对固氮酶活的影响第60-61页
4 讨论第61-63页
5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留白”策略应用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核心素养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