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通信网络Modem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水声通信Modem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硬件系统设计 | 第16-32页 |
2.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6-19页 |
2.1.1 水声通信网节点分类 | 第16-17页 |
2.1.2 Modem节点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2.1.3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第18-19页 |
2.2 前置放大模块 | 第19-25页 |
2.2.1 前放模块整体设计 | 第19-20页 |
2.2.2 AD8557仪表放大器 | 第20-22页 |
2.2.3 滤波器设计 | 第22-23页 |
2.2.4 LTC2364-16模数转换器 | 第23-25页 |
2.2.5 CODEC电路 | 第25页 |
2.3 信号发生模块 | 第25-26页 |
2.4 DSP模块 | 第26-28页 |
2.5 值班电路模块 | 第28-30页 |
2.6 电源管理模块 | 第30-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系统驱动设计 | 第32-67页 |
3.1 系统配置资源 | 第32-37页 |
3.1.1 时钟系统 | 第32-34页 |
3.1.2 PSC | 第34-35页 |
3.1.3 SYSCFG | 第35-37页 |
3.2 中断系统 | 第37-42页 |
3.2.1 中断控制器 | 第37-40页 |
3.2.2 中断向量表 | 第40-41页 |
3.2.3 中断配置流程 | 第41-42页 |
3.3 I2C接口 | 第42-47页 |
3.3.1 I2C控制器 | 第42-44页 |
3.3.2 TLV320AIC3106配置 | 第44-46页 |
3.3.3 I2C配置流程 | 第46-47页 |
3.4 EDMA系统 | 第47-54页 |
3.4.1 EMDA架构 | 第47-50页 |
3.4.2 EMDA传输配置 | 第50-53页 |
3.4.3 配置流程 | 第53-54页 |
3.5 定时器 | 第54-55页 |
3.5.1 工作模式 | 第54-55页 |
3.5.2 定时器配置流程 | 第55页 |
3.6 SPI接口 | 第55-59页 |
3.6.1 SPI控制器概述 | 第55-57页 |
3.6.2 SPI的数据发送配置 | 第57-58页 |
3.6.3 SPI的数据接收配置 | 第58-59页 |
3.7 McASP接口 | 第59-66页 |
3.7.1 数据格式 | 第59-60页 |
3.7.2 时钟配置 | 第60-62页 |
3.7.3 串行器 | 第62页 |
3.7.4 格式化单元 | 第62-63页 |
3.7.5 数据收发 | 第63-64页 |
3.7.6 McASP数据收发配置 | 第64-6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Chirp通信算法设计 | 第67-84页 |
4.1 Chirp通信原理 | 第67-72页 |
4.1.1 Chirp信号及其检测 | 第67-69页 |
4.1.2 Chirp制解调原理 | 第69-72页 |
4.2 DSP算法实现 | 第72-83页 |
4.2.1 动态内存管理 | 第72-74页 |
4.2.2 调制模块设计 | 第74-77页 |
4.2.3 解调模块设计 | 第77-8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水池实验 | 第84-91页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84页 |
5.2 硬件平台功能验证 | 第84-87页 |
5.3 驱动程序功能验证 | 第87-89页 |
5.4 Chirp通信算法验证 | 第89-9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