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病理学论文--病理生理学论文

AMPK抑制ALK1介导的血管生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1-14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14-23页
    1.1 概述第14页
    1.2 血管生成第14-16页
    1.3 ALK1—全新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靶点第16-20页
        1.3.1 TGF-β家族概述第16-18页
        1.3.2 ALK1与血管生成第18-19页
        1.3.3 ALK1抗肿瘤血管生成靶标第19-20页
    1.4 AMPK第20-21页
    1.5 命题的前提与假设第21-23页
第二部分AMPK抑制BMP9信号通路及血管生成第23-58页
    2.1 材料第24-28页
        2.1.1 实验细胞第24页
        2.1.2 主要试剂第24-27页
        2.1.3 主要仪器第27-28页
    2.2 方法第28-44页
        2.2.1 细胞复苏、传代、冻存与培养第28-29页
        2.2.2 Western Blot检测第29-31页
        2.2.3 Tube formation实验第31-32页
        2.2.4 基质胶塞实验Matrigel plug model第32页
        2.2.5 Cy5-labeled lectin染色第32-33页
        2.2.6 AMPK a1永久性活性突变体腺病毒的制备第33-40页
        2.2.7 AMPK a1显性负性突变体腺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第40页
        2.2.8 AMPK a1永久性活性突变和显性负性突变体腺病毒的包装、扩增和浓缩第40-43页
        2.2.9 腺病毒感染HUVECs第43页
        2.2.10 Tube formation体外检测AMPK CA/DN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第43-44页
        2.2.11 Western体外检测AMPK CA、AMPK DN对BMP信号通路的影响第44页
        2.2.12 结果统计与分析第44页
    2.3 结果第44-55页
        2.3.1 Metformin对HUVECs细胞BMP信号通路影响第44-45页
        2.3.2 Metformin抑制BMP9介导的管腔形成第45-47页
        2.3.3 多种AMPK激活剂抑制BMP9介导的信号通路及管腔形成第47-49页
        2.3.4 成功构建表达AMPK CA、AMPK DN的腺病毒第49-50页
        2.3.5 AMPK CA对BMP9信号通路的影响第50页
        2.3.6 AMPK CA对tube formation的影响第50-52页
        2.3.7 AMPK DN对Smad1/5 磷酸化的影响第52页
        2.3.8 AMPK DN对tube formation的影响第52-53页
        2.3.9 Metformin抑制BMP9介导的血管生成第53-55页
    2.4 讨论第55-58页
第三部分AMPK抑制ALK1介导的信号通路及管腔形成第58-84页
    3.1 材料第58-62页
        3.1.1 实验细胞第58页
        3.1.2 主要试剂第58-61页
        3.1.3 主要仪器第61-62页
    3.2 方法第62-76页
        3.2.1 细胞培养第62页
        3.2.2 ALK1永久性活性突变体(Q201D)腺病毒的制备第62-72页
        3.2.3 ALK-AAD腺病毒的包装、扩增和浓缩第72-74页
        3.2.4 腺病毒感染HUVECs第74-75页
        3.2.5 Tube formation体外检测二甲双胍对ALK1 AAD介导血管生成影响第75页
        3.2.6 Western体外检测AMPK激活剂对ALK1 AAD信号通路的影响第75-76页
    3.3 结果第76-82页
        3.3.1 成功扩增ALK1 AAD序列第76-77页
        3.3.2 Topo Blunt连接成功第77页
        3.3.3 成功将ALK1 AAD插入到p-Adtrack CMV载体中第77-78页
        3.3.4 成功构建ALK1 AAD腺病毒重组质粒第78页
        3.3.5 成功包装表达ALK1 AAD腺病毒第78-79页
        3.3.6 二甲双胍抑制ALK1介导的信号通路第79-80页
        3.3.7 AMPK激活剂抑制ALK1介导的信号通路第80页
        3.3.8 二甲双胍抑制ALK1介导的tube formation第80-81页
        3.3.9AMPK抑制ALK1介导的信号通路第81-82页
    3.4 讨论第82-84页
第四部分 二甲双胍通过负性调节ALK1抑制Laser-induced CNV第84-105页
    4.1 材料第86-89页
        4.1.1 实验细胞第86页
        4.1.2 主要试剂第86-87页
        4.1.3 主要仪器第87-89页
    4.2 方法第89-96页
        4.2.1 细胞复苏、传代与培养第89页
        4.2.2 高糖培养观察BMPs家族成员变化第89-92页
        4.2.3 Laser-induced CNV动物模型的复制第92-93页
        4.2.4 观察二甲双胍对Laser-induced CNV的影响第93-94页
        4.2.5 观察LDN212854对Laser-induced CNV的影响第94页
        4.2.6 免疫荧光第94-95页
        4.2.7 结果统计与分析第95-96页
    4.3 结果第96-103页
        4.3.1 高糖对ALK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96页
        4.3.2 高糖对BMPs家族成员mRNA表达量的影响第96-98页
        4.3.3 LDN212854抑制Laser-induced CNV第98-99页
        4.3.4 二甲双胍抑制Laser-induced CNV第99-101页
        4.3.5 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抑制Laser-induced CNV中ALK1的表达第101-102页
        4.3.6 二甲双胍对Laser-induced CNV中TGF-β1 的表达影响第102-103页
    4.4 讨论第103-105页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第105-106页
    5.1 结论第105页
    5.2 展望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7-118页
综述第118-126页
    参考文献第123-126页
附录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薇菜中几种功能性成分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几种食用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与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