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有效教学的研究历史回顾与当前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3页 |
·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 第8-10页 |
·国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对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解读 | 第13-18页 |
·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 第13-14页 |
·生物学新课程标准体现的进步性 | 第14-15页 |
·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衔接与比较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绪论 | 第18-20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8-20页 |
·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 第20-24页 |
·有效教学的概念 | 第20-22页 |
·教学的概念 | 第20页 |
·什么是有效性 | 第20-21页 |
·关于教学的有效性 | 第21-22页 |
·有效教学的内涵和本质 | 第22-24页 |
·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 第22页 |
·有效教学的界定标准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影响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 第24-48页 |
·传统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 第24-26页 |
·偏重"双基",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 第24页 |
·追求统一:课堂缺乏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 | 第24-25页 |
·传统的课堂教学"惟书惟上" | 第25页 |
·传统的课堂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 第25-26页 |
·传统教学中的学生独自为战,师生间及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比较匮乏 | 第26页 |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误区越来越多 | 第26页 |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 第26-42页 |
·有效备课 | 第27-30页 |
·有效教学方法 | 第30-39页 |
·有效课堂管理 | 第39-42页 |
·教学方式的转变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第42-43页 |
·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 第42页 |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重视因材施教 | 第42-43页 |
·新课标主张师生双向合作的课堂教学 | 第43页 |
·学习方式的转变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第43-45页 |
·自主学习 | 第43-44页 |
·合作学习 | 第44页 |
·探究性学习 | 第44-45页 |
·其他因素对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 第45-48页 |
第五章 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以及前景展望 | 第48-52页 |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主体性课堂教学 | 第48页 |
·构建发展性课堂教学 | 第48-49页 |
·积极发展反思性教学 | 第49-50页 |
·生物有效课堂教学应主张回归生活 | 第50页 |
·生物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