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管失职罪立法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2页 |
| 1.5 本文拟解决问题 | 第12-13页 |
| 第2章 环境监管失职罪概述 | 第13-19页 |
| 2.1“环境监管”及“环境监管失职罪”概念 | 第13-15页 |
| 2.1.1“环境监管”的概念及职责 | 第13-14页 |
| 2.1.2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概念 | 第14-15页 |
| 2.2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特征 | 第15-16页 |
| 2.2.1 监管工作的公职性 | 第15页 |
| 2.2.2 监管失职行为的隐蔽性 | 第15-16页 |
| 2.2.3 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性 | 第16页 |
| 2.3 环境监管失职罪在我国的立法沿革 | 第16-19页 |
| 第3章 环境监管失职罪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 | 第19-30页 |
| 3.1 罪状规定上存在的瑕疵 | 第19-25页 |
| 3.1.1 犯罪主体规定不明确 | 第19-21页 |
| 3.1.2 犯罪主观方面未作出规定 | 第21-23页 |
| 3.1.3 犯罪客观方面的规定不精准 | 第23-25页 |
| 3.2 刑罚配置上存在的纰漏 | 第25-30页 |
| 3.2.1 刑种过于单一 | 第26页 |
| 3.2.2 法定刑幅度设置不合理 | 第26-30页 |
| 第4章 完善环境监管失职罪的立法建议 | 第30-42页 |
| 4.1 完善本罪罪状描述 | 第30-37页 |
| 4.1.1 理论依据 | 第30-31页 |
| 4.1.2 具体的罪状完善建议 | 第31-37页 |
| 4.2 完善本罪刑罚配置 | 第37-42页 |
| 4.2.1 理论依据 | 第37-38页 |
| 4.2.2 具体的刑罚配置完善建议 | 第38-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