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边坡建筑特点 | 第10-14页 |
·环境特征 | 第10-11页 |
·破坏特征 | 第11-12页 |
·影响特征 | 第12页 |
·工程特征 | 第12-13页 |
·治理加固特征 | 第13-14页 |
·建筑边坡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建筑边坡破坏影响机制及变形模型 | 第17-29页 |
·基于灾害链式理论的破坏影响分析 | 第17-21页 |
·灾害链式理论定义 | 第17页 |
·建筑-边坡灾害链的范畴 | 第17-18页 |
·灾害链式效应 | 第18-19页 |
·灾害链对建筑-边坡稳定性治理的意义 | 第19-21页 |
·建筑荷载对边坡变形的理论模型 | 第21-26页 |
·边坡力学变形行为 | 第21-23页 |
·循环作用力学变形行为 | 第23-26页 |
·建筑边坡的渐进破坏 | 第26页 |
·边坡滑移对建筑桩基础破坏分析 | 第26-29页 |
第三章 传统边坡稳定计算方法及原理 | 第29-34页 |
·瑞典圆弧法 | 第29-31页 |
·Bishop 条分法 | 第31页 |
·Janbu 条分法 | 第31-33页 |
·传统边坡计算方法求解建筑-边坡的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 ANSYS 的建筑边坡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 第34-51页 |
·岩土本构关系 | 第34-42页 |
·岩土材料属性 | 第34-35页 |
·岩土屈服准则 | 第35-40页 |
·加载硬化定律 | 第40-41页 |
·流动法则 | 第41-42页 |
·加载与卸载准则 | 第42页 |
·岩土问题的应力应变求解 | 第42-45页 |
·建筑桩基础的数值模拟 | 第45页 |
·桩基础与岩土边坡的接触分析 | 第45-47页 |
·接触问题的计算 | 第46页 |
·ANSYS 中的面面接触处理 | 第46-47页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原理 | 第47-51页 |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发展 | 第47-48页 |
·强度折减法原理 | 第48页 |
·有限元折减迭代算法 | 第48-50页 |
·极限分析法的优越性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建筑-边坡静力安全计算 | 第51-76页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中边坡失稳的判断 | 第51-52页 |
·土质边坡的安全系数 | 第52-56页 |
·土质边坡模型的选取 | 第52-53页 |
·单元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土质边坡安全系数计算 | 第54-56页 |
·建筑因素对土质边坡安全系数影响 | 第56-63页 |
·建筑结构自重的影响 | 第56-58页 |
·桩基础设计深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建筑在坡体上的位置的影响 | 第60-63页 |
·岩质边坡的安全系数 | 第63-67页 |
·岩质边坡结构面的数值化 | 第63-64页 |
·岩质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 | 第64-67页 |
·建筑因素对岩质边坡安全系数影响 | 第67-71页 |
·建筑结构自重因素 | 第67-69页 |
·桩基础设计深度因素 | 第69-71页 |
·边坡滑移对桩基础的影响 | 第71-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页 |
·建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