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课堂奖励的视域差异分析--师生比较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12-14页 |
(一) 学生的"声音"对奖励研究至关重要 | 第12-13页 |
(二) 新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独特且重要的组成部分 | 第13-14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一) 教育中奖励的研究 | 第14-18页 |
(二) 学生课堂奖励的视域研究 | 第18-19页 |
(三) 新教师的研究 | 第19-20页 |
(四) 评析 | 第20-21页 |
三、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21-25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二) 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三)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新教师对课堂奖励的认识和使用 | 第25-49页 |
一、新教师对课堂奖励的认识 | 第25-32页 |
(一) 对课堂奖励的理解 | 第25-28页 |
(二) 认识的主要来源 | 第28-30页 |
(三) 使用目的及对效果的解释 | 第30-32页 |
二、新教师课堂奖励使用的全景勾勒 | 第32-42页 |
(一) 课堂奖励的常用类型 | 第32-36页 |
(二) 课堂奖励的使用形式 | 第36-38页 |
(三) 课堂奖励的覆盖面 | 第38-40页 |
(四) 学生年龄、性别 | 第40-42页 |
三、新教师在课堂奖励上的特征 | 第42-49页 |
(一) 奖励是新教师身处课堂困境中的生存策略 | 第42-43页 |
(二) 结合以往教育经历,活力、关怀与冲突共存 | 第43-46页 |
(三) 积极吸收前辈经验,但缺少反思和创新意识 | 第46页 |
(四) 对课堂奖励的认识和使用有待提高 | 第46-49页 |
第三章 小学生对课堂奖励的认识和经历 | 第49-56页 |
一、小学生对课堂奖励的认识 | 第49-53页 |
(一) 对课堂奖励的理解 | 第49-50页 |
(二) 课堂奖励的偏好 | 第50-52页 |
(三) 对奖励效果的解释 | 第52-53页 |
二、深入学生的奖励日常 | 第53-56页 |
(一) 竞争者 | 第53-54页 |
(二) 自暴自弃者 | 第54页 |
(三) 委屈者 | 第54-55页 |
(四) 兴趣平平者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师生视域差异分析与原因探讨 | 第56-65页 |
一、差异分析 | 第56-59页 |
(一) 课堂奖励前提的差异 | 第56-57页 |
(二) 奖励类型和使用形式的差异 | 第57-58页 |
(三) 奖励覆盖面的差异 | 第58-59页 |
(四) 学生反应与教师解释的差异 | 第59页 |
二、差异原因的探讨 | 第59-65页 |
(一) 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 | 第60-61页 |
(二) 新教师移情能力的欠缺 | 第61-62页 |
(三) 学校文化和工作任务的限制 | 第62-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71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二、可能的建议 | 第66-69页 |
(一) 表扬重心落到学生努力上 | 第66-67页 |
(二) 谨慎关怀后进生,恰当使用外部奖励 | 第67-68页 |
(三) 新教师努力提高对学生的移情理解 | 第68页 |
(四) 支持与自主,重视新教师的反思和创新 | 第68-69页 |
三、研究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6页 |
附录一: 小学新教师的调查问卷 | 第71-73页 |
附录二: 小学新教师的访谈提纲 | 第73-74页 |
附录三: 被访教师情况一览表 | 第74-75页 |
附录四: 小学生的访谈提纲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后记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