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高精度时间同步无线波形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主要数学符号表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1.2 论文主要贡献第17-18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高精度时频同步技术研究现状第20-24页
    2.1 非数据辅助的方法第20-21页
    2.2 基于数据辅助的方法第21-23页
        2.2.1 基于自相关的方法第21-22页
        2.2.2 基于互相关的方法第22-23页
    2.3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高精度时间同步无线波形技术需求与分析第24-32页
    3.1 场景需求与分析第24页
    3.2 功能需求与分析第24-25页
    3.3 性能需求与分析第25-31页
        3.3.1 捕获灵敏度分析第25-26页
        3.3.2 载波频率偏移分析第26-27页
        3.3.3 时间同步精度分析第27-29页
        3.3.4 频率同步精度分析第29-31页
    3.4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高精度时间同步无线波形关键算法设计第32-48页
    4.1 算法比较第32-35页
        4.1.1 捕获灵敏度对比仿真第33-34页
        4.1.2 频偏影响对比仿真第34-35页
    4.2 同步系统设计与仿真第35-47页
        4.2.1 同步算法设计第35-41页
        4.2.2 同步序列长度选择第41页
        4.2.3 帧结构设计第41-42页
        4.2.4 组帧流程设计第42-44页
        4.2.5 性能仿真结果第44-47页
    4.3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高精度时间同步无线波形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第48-72页
    5.1 时频同步系统总体FPGA架构设计第48-50页
    5.2 前导序列滑动互相关设计第50-52页
        5.2.1 外部接口设计第50页
        5.2.2 工作流程设计第50-52页
    5.3 自适应门限计算设计第52-53页
        5.3.1 外部接口设计第53页
        5.3.2 工作流程设计第53页
    5.4 整数倍频偏计算设计第53-56页
        5.4.2 外部接口设计第54页
        5.4.3 工作流程设计第54-56页
    5.5 延时模块设计第56-58页
        5.5.1 外部接口设计第57页
        5.5.2 工作流程设计第57-58页
    5.6 频偏补偿设计第58-60页
        5.6.1 外部接口设计第58-59页
        5.6.2 工作流程设计第59-60页
    5.7 时间精同步设计第60-64页
        5.7.1 外部接口设计第60-61页
        5.7.2 工作流程设计第61-64页
    5.8 频率精同步设计第64-67页
        5.8.1 外部接口设计第64-65页
        5.8.2 工作流程设计第65-67页
    5.9 自动功率控制设计第67-69页
        5.9.1 外部接口设计第67-68页
        5.9.2 工作流程设计第68-69页
    5.10 资源汇总分析第69页
    5.11 资源优化分析第69-71页
    5.12 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高精度时间同步无线波形关键技术测试与分析第72-82页
    6.1 测试场景第72-73页
    6.2 时频同步功能测试第73-77页
        6.2.1 时频粗同步功能测试第73-74页
        6.2.2 时间精同步功能测试第74-76页
        6.2.3 载波频率精同步功能测试第76-77页
    6.3 性能测试第77-81页
        6.3.1 时频同步捕获能力测试第77-78页
        6.3.2 频偏估计范围与精度性能测试第78-79页
        6.3.3 链路误码率性能测试第79-81页
    6.4 小结第81-82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82-84页
    7.1 论文总结和主要贡献第82-83页
    7.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个人简历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周期约束下研发投资对股票预期收益的影响
下一篇:四川省科技人才服务社会的政府激励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