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爱的圆满与缺憾--论琦君作品中的传统女性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第9-22页
    1.1. 琦君作品的特殊价值第9-14页
        1.1.1. 复杂的文学场域第9-10页
        1.1.2. 游离在主潮之外第10-13页
        1.1.3. 徜徉在经验之中第13-14页
    1.2. 海峡两岸的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台湾地区的研究第15-18页
        1.2.2. 大陆方面的研究第18-20页
    1.3. 本文的框架与思路第20-22页
2. 观念:传统伦理的守望与挽吟第22-36页
    2.1. 遵从传统与礼教第22-25页
        2.1.1. "守规矩"的本分人第22-23页
        2.1.2. "古典爱情"的信奉者第23-25页
    2.2. 回避启蒙与解放第25-30页
        2.2.1. 以经验反诘启蒙第25-28页
        2.2.2. 以缺憾拒绝解放第28-30页
    2.3. 观念的起因与来源第30-36页
        2.3.1. 家庭影响第30-34页
        2.3.2. 社会环境第34-36页
3. 形象:圆满与缺憾的矛盾统一第36-49页
    3.1. 贤妻与良母第36-41页
        3.1.1. 沿袭传统的女性想象第36-37页
        3.1.2. 难以自决的妻母命运第37-41页
    3.2. 寡妇与弃妇第41-46页
        3.2.1. 对礼教的自发遵守第41-44页
        3.2.2. 对爱与美的再度追求第44-46页
    3.3. 少女与圣女第46-49页
        3.3.1. 天真的少女:传统女性形象的逸出第46-47页
        3.3.2. 纯洁的圣女:女性形象的升华第47-49页
4. 叙事:冷眼凝视与自审立场第49-65页
    4.1. 日常化场景与第三者叙述第49-54页
        4.1.1. 立体的普通人:日常化场景第49-50页
        4.1.2. 热心的旁观者:第三者叙述第50-54页
    4.2. 性别自审的叙事立场第54-62页
        4.2.1. 自审:传统女性的自我降格第54-59页
        4.2.2. 背离:男性权威的想象性削弱第59-62页
    4.3. 封闭的意义结构第62-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作者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毕飞宇小说的错位叙事
下一篇:清乾隆朝殿试研究